- 翻译
- 佛经中曾描绘牛犁开垦智慧,试图改变人心却并非如此。
在一寸土地上种植难以言表的智慧,却试图用三寸舌头讨论天地万物。
- 注释
- 佛书:指佛教经典或教义。
犁舌:比喻启发或教导人心。
易耕心:改变或启发人心。
然:这样,确实如此(这里表示事实并非如愿)。
一寸地中:极小的空间,象征内心或知识领域。
栽□□:种植难以言表之物,□□代表未知或抽象的概念。
□将:试图用。
三寸舌:形容人的口才或辩论能力。
谈天:讨论广泛的话题,包括天地自然。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赠学易耕心》。从鉴赏角度来看,此诗通过对比牛犁舌和人栽种植物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修养不应仅停留在口头谈论,而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的深刻认识。
首句“佛书曾画牛犁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即有僧人画过牛犁舌的情形。这里的“犁舌”指的是牛用舌头翻转草料,象征着细致入微、刻苦钻研的态度。佛书中的这类画作往往寓意深长,意味着对某种知识或修行方法的专注与探究。
“以易耕心却不然”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单纯依赖口头传授而非实际行动的批判态度。这里的“耕心”暗指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内在的精神世界,而“却不然”说明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第三句“我寸地中栽□□”中的“一寸地中栽”强调了对土地(即实际行动)的珍视,每一寸土地都应种植有价值之物。这个画面传递出作者对于每一点资源、每一次机会都应该珍惜并加以利用的思想。
最后,“将三寸舌谈天”则用了极端夸张的手法,指的是即便是口头上的讨论也应达到极高深度,即使仅有三寸之舌,也要尽力发挥其价值,以探讨更为广阔和深远的知识领域。这里的“谈天”暗示了对于宇宙、自然乃至哲学真理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口头与行动,强调了实践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知识探索和精神世界构建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分得铁面送施聘之南巡
使君清冰心,其面乃如铁。
冰心与铁面,表里双映澈。
鮀朝莫我媚,贲育莫我折。
端如九鼎峙,神奸过而灭。
又如明镜照,百里见妖孽。
前年按东关,边圉方狡猾。闻声已宵逝,况敢?旄节。
今年复何事,豸角指山越。
朝辞诣阙下,风采动班列。
想当顾盻间,狐兔已无穴。
颓风煽末世,澜倒不可截。
群情爱软媚,众目憎泠洌。
安得公百辈,共把霜台臬。
枭除凤乃至,莠尽禾始活。
君心与君面,天为苍生设。
往哉慎所向,嚬笑有窥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