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坐犹呼炭,朝吟不放杯。
雨名罗粉细,风为剪刀催。
这首诗《春寒》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描绘了春日里寒意未尽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感触。
首句“昼坐犹呼炭”,描述了在白天静坐时仍需取暖的情景,暗示了春寒料峭的天气。接着,“朝吟不放杯”则以饮酒时的吟诵,反衬出寒气逼人,连饮酒也无法驱散寒冷的氛围。
“雨名罗粉细,风为剪刀催”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雨比作细腻的罗粉,风则像是催促着春天到来的剪刀,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绵绵、春风轻拂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正在逐渐复苏。
“噤舌莺飞去,垂肩鹤出来”描绘了春寒中动物们的反应。黄莺因寒冷而噤声,只能远飞;而鹤则因适应寒冷,显得更加从容,垂肩而行。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春寒对自然界的影响。
最后,“诗心与红蕊,总是犯寒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呼应。即使在严寒之中,诗人心中的热情与自然界的花朵一样,不畏艰难,依然绽放。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综上所述,《春寒》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陈恭尹诗作中的一篇佳作。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
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
茜垂四角,慵未揭、流苏春睡。
熏度红薇院落,烟销画屏沈水。
温泉降绡乍试。
露华侵、透肌兰泚。
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
荀令如今老矣。
但未减、韩郎旧风味。
远寄相思,馀熏梦里。
蟫叶黏霜,蝇苞缀冻,生香远带风峭。
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
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
初试宫黄澹薄,偷分寿阳纤巧。
银烛泪深未晓。
酒锺悭、贮愁多少。
记得短亭归马,暮衙蜂闹。
豆蔻钗梁恨袅。
但怅望、天涯岁华老。
远信难,吴云雁杳。
南楼坠燕。
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
叶吹暮喧,花露晨晞秋光短。
当时明月娉婷伴。
怅客路、幽扃俱远。
雾鬟依约,除非照影,镜空不见。
别馆。
秋娘乍识,似人处、最在双波凝盼。
旧色旧香,闲雨闲云情终浅。
丹青谁画真真面。
便只作、梅花频看。
更愁花变梨霙,又随梦散。
碧藕藏丝,红莲并蒂,荷塘水暖香斗。
窈窕文窗,深沈书幔,锦瑟岁华依旧。
洞箫韵里,同跨鹤、青田碧岫。
菱镜妆台挂玉,芙蓉艳褥铺绣。
西邻障蓬澡手。
共华朝、梦兰分秀。
未冷绮帘犹卷,浅冬时候。
秋到霜黄半亩。
便准拟、携花就君酒。
花酒年华,天长地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