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避难:躲避战乱。
寒食:中国古代节日,通常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一两天。
和愁:伴随着忧愁。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扫墓祭祖。
都下:都市之下,这里指京城。
纷纷:形容人多而杂乱。
跃马:策马疾驰。
湖边:湖泊旁边。
恰恰:正巧,恰好。
啼莺:黄莺鸣叫。
- 翻译
- 在躲避战乱中度过不知是寒食节的日子,忧愁中又迎来了清明时节。
城中的人都忙于策马奔走,湖边传来黄莺清脆的啼鸣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春天特有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避难之际的孤独与愁思。开篇两句“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又过清明”,诗人首先抒发了在逃难过程中,不仅要忍受寒冷之苦,而且还要承受内心的忧愁,这种愁绪随着清明时节的到来而更加深重。
接下来的两句“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则是对外界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观察到城市中人们纷纷乘坐骏马,而在湖边,则有鸟儿啼叫,这些生机勃勃的场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情感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逃离战乱、寻求宁静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哀愁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斯远生日
下湖有隐人,卜筑自厥先。
官曾驾高车,屋乃无修椽。
究观诸郎贫,固知大夫贤。
籯虽乏黄金,家故馀青毡。
其季我与游,于今几何年。
文得南涧赏,经从晦翁传。
味有陆子同,誉由吾辈宣。
其人可知已,忤俗何病焉。
今逢初度日,为颂初度篇。
君非黄叔度,殆似元鲁山。
见之意辄消,坐久归忘旋。
是资薰陶益,能使鄙吝捐。
冲风足披挹,好句宁引牵。
况复两玉儿,共嬉郎罢前。
潜鱼必求深,鸣鹤终闻天。
君当茂明德,食菊仍佩荃。
我亦愿黄发,挹袂仍拍肩。
濯足冰水流,振衣怀玉巅。
世苟混氛浊,神其歆吉蠲。
我老不足道,君乎斯勉旃。
《斯远生日》【宋·赵蕃】下湖有隐人,卜筑自厥先。官曾驾高车,屋乃无修椽。究观诸郎贫,固知大夫贤。籯虽乏黄金,家故馀青毡。其季我与游,于今几何年。文得南涧赏,经从晦翁传。味有陆子同,誉由吾辈宣。其人可知已,忤俗何病焉。今逢初度日,为颂初度篇。君非黄叔度,殆似元鲁山。见之意辄消,坐久归忘旋。是资薰陶益,能使鄙吝捐。冲风足披挹,好句宁引牵。况复两玉儿,共嬉郎罢前。潜鱼必求深,鸣鹤终闻天。君当茂明德,食菊仍佩荃。我亦愿黄发,挹袂仍拍肩。濯足冰水流,振衣怀玉巅。世苟混氛浊,神其歆吉蠲。我老不足道,君乎斯勉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267c714ead115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