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
《清明》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又过清明

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难(bì nàn)的意思:躲避危险,寻找安全的地方。

都下(dū xià)的意思: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所有的人都向下看,形容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鄙视、不屑、轻视。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恰恰(qià qià)的意思:正好、恰好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跃马(yuè mǎ)的意思:跃马指骑马跳跃,比喻迅速行动或突破困难。

注释
避难:躲避战乱。
寒食:中国古代节日,通常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一两天。
和愁:伴随着忧愁。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公历4月4日或5日,扫墓祭祖。
都下:都市之下,这里指京城。
纷纷:形容人多而杂乱。
跃马:策马疾驰。
湖边:湖泊旁边。
恰恰:正巧,恰好。
啼莺:黄莺鸣叫。
翻译
在躲避战乱中度过不知是寒食节的日子,忧愁中又迎来了清明时节。
城中的人都忙于策马奔走,湖边传来黄莺清脆的啼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春天特有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避难之际的孤独与愁思。开篇两句“避难不知寒食,和愁又过清明”,诗人首先抒发了在逃难过程中,不仅要忍受寒冷之苦,而且还要承受内心的忧愁,这种愁绪随着清明时节的到来而更加深重。

接下来的两句“都下纷纷跃马,湖边恰恰啼莺”,则是对外界景象的生动描绘。诗人观察到城市中人们纷纷乘坐骏马,而在湖边,则有鸟儿啼叫,这些生机勃勃的场景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为外界所动摇的情感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种逃离战乱、寻求宁静的心路历程,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哀愁与无奈。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幽居即事八首·其二

笋迸阶石欲落,树成窗影疑深。

未能作有画句,聊且弄无弦琴。

(0)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其三

学道了无得处,空云孟子鲁论。

为文老益退步,怀哉赋鵩招魂。

(0)

碧云·其二

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树,啾啾鸟鸣。

所期不来,实关我情。

(0)

感怀五首·其五

我生天地间,亦是天地民。

造物苦见欺,轻薄随时人。

抱道鄙富贵,徇势陵贱贫。

声名自青史,骨肉终黄尘。

(0)

意钓

仲舒区中贤,谈治苦吃吃。

但知羡川鱼,不虑网罟密。

仁哉东坡公,游戏亦此术。

究其广大心,意钓真玩物。

我欲窃其语,作庐以自逸。

东西南北人,有志特未必。

相会有溪竹,竹下亭可立。

亭成乞以名,四海一明月。

(0)

斯远生日

下湖有隐人,卜筑自厥先。

官曾驾高车,屋乃无修椽。

究观诸郎贫,固知大夫贤。

籯虽乏黄金,家故馀青毡。

其季我与游,于今几何年。

文得南涧赏,经从晦翁传。

味有陆子同,誉由吾辈宣。

其人可知已,忤俗何病焉。

今逢初度日,为颂初度篇。

君非黄叔度,殆似元鲁山。

见之意辄消,坐久归忘旋。

是资薰陶益,能使鄙吝捐。

冲风足披挹,好句宁引牵。

况复两玉儿,共嬉郎罢前。

潜鱼必求深,鸣鹤终闻天。

君当茂明德,食菊仍佩荃。

我亦愿黄发,挹袂仍拍肩。

濯足冰水流,振衣怀玉巅。

世苟混氛浊,神其歆吉蠲。

我老不足道,君乎斯勉旃。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