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寒予可耐,衣薄尔何禁。
长贫分鹤粒,多病到僧心。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问雪公》。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雪公的关怀与思念之情。
首联“山寒予可耐,衣薄尔何禁”,以自然景象起兴,山寒衣薄,诗人自问是否能承受,同时也暗含对友人的关心,询问友人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是否能够抵御严寒。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也流露出自己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颔联“学道身方重,论文念独深”,转而表达对友人精神层面的关注。学道之人,身心皆重,这里的“身”不仅指身体,更包含了心灵的修行和追求。同时,诗人对友人的学术探讨充满深情,显示出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兴趣。
颈联“长贫分鹤粒,多病到僧心”,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同情。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与友人分享简单的食物,如“鹤粒”(可能是指稀少的食物),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同时,“多病到僧心”则暗示了友人身体状况不佳,让诗人感同身受,心生怜悯。
尾联“珍重过残腊,春来共笑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希望友人能够度过寒冬,迎接春天的到来,在新的一年里共享欢笑与诗歌的乐趣。这一句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友情、学问、生活的深刻感悟。
前年溪上秋风时,主人酒熟烹黄鸡。
归来醉倒睡便著,父老唤起牛羊蹊。
此生一醉宁易得,未辨身为贵人客。
征西将军尔何人,那用尊前惊堕帻。
朅来闽越再经秋,闻道轩名涎已流。
悬知得酒推不去,此客有辖何须投。
今我正为奔走役,空想题诗满高壁。
若逢落魄姓回人,为问何时定相觅。
君子于行东渡头,江村烟雨看眠鸥。
秋风不借游山屐,客梦长呼问酒楼。
八斗才怜新鹤发,十千囊尽敝貂裘。
不须刎颈酬知己,一曲琵琶在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