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大司空潘公芝林二首·其二》
《题大司空潘公芝林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丹崖淑气白日灵葩

百本俱擎露,千林竞照霞。

瑶池仙母住,勾曲羽人誇。

宁似商山客成功汉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成功(chéng gōng)的意思: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勾曲(gōu qǔ)的意思:指行为诡诈狡猾,不正当。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灵葩(líng pā)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擎露(qíng lù)的意思:擎露意为托举着露水。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托举天地间的一切。

山客(shān kè)的意思:山中的客人,指在山区居住或旅行的人。

商山(shāng shān)的意思:商山指的是商朝时期的商山,也可以泛指商朝时期的商国。在成语中,商山代表了商朝时期的繁荣和昌盛。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瑶池(yáo chí)的意思:指美丽的地方或美人。

羽人(y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翅膀的人,比喻有出众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芝林景象,充满了神秘与祥和的气息。诗人以“丹崖藏淑气,白日涌灵葩”开篇,巧妙地将“淑气”与“灵葩”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芝林的自然之美,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灵性。接着,“百本俱擎露,千林竞照霞”两句,通过“百本”与“千林”的对比,以及“擎露”与“照霞”的描绘,展现了芝林的繁茂与生机勃勃。

“瑶池仙母住,勾曲羽人誇”则进一步渲染了芝林的神圣与不凡,仿佛是仙界的所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最后,“宁似商山客,成功翌汉家”一句,以商山四皓的典故,表达了对潘公之德行与功绩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潘公如同古代贤士一般,虽隐于芝林,却能影响和造福于世,如同汉家的成功一样,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芝林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人物品格与功业的高度赞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耒阳至节戏呈同官

玉管灰飞,云台珥笔,东君飙驭将还。

又正是、霜花□剪,梅粉初乾。

窈窕红窗髻影,添一线、组绣工闲。

潇湘好,雪意尚遥,绿占群山。

应思少年壮气,贪游乐、追随玉勒雕鞍。

更化日舒长,赢得觅醉谋欢。

老去桑榆趁暖,任从教、潘鬓先斑。

犹狂在,挥翰快写春寒。

(0)

乐牧吟

牛背日高方睡熟,横吹短笛不成腔。

毛球打罢归来晚,古木寒鸦又夕阳。

(0)

送黄伯厚入广

五行在天地,惟水明且清。

如何南中泉,乃独以贪名。

水号黑与弱,淖汩称浊泾。

彼皆有其实,所以得此声。

山川日秀发,九疑罗翠屏。

扶舆产清淑,丹砂银石英。

有泉出其间,泠然堪濯缨。

政坐贪夫累,土炭涴玉冰。

桓山以魋故,至今人羞称。

柳子愚其溪,百世相因仍。

有如此白水,好贪岂其情。

我欲招夷齐,稷之南山汀。

一洗万古贪,涌雪归东溟。

夫君素洁己,赠以贪泉铭。

(0)

八月初五梦桃杏枝上皆小蕊顷刻间一花先开既而次第皆拆色殊红鲜可爱梦中为赋一诗觉但记其第二句戏足成之

天孙红锦浅深裁,为惜芳苞未肯开。

争奈东风披拂甚,枝头次第吐香腮。

(0)

念奴娇·其一

素肌莹净,隔鲛绡贴衬,猩红妆束。

火伞飞空熔不透,一块玲珑冰玉。

破暑当筵,褪衣剥带,微露真珠肉。

中心些子,向人何大焦缩。

应恨旧日杨妃,尘埃走遍,向南闽西蜀。

困入筠笼消黯搅,香色精神愁蹙。

赖有君谟,为传家谱,不弃青黄绿。

到头甜口,是人都要圜熟。

(0)

临江仙.成都西园

试问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

阳和先到锦官城。南枝初破粉,东阁有馀清。

人在高楼横怨管,寄将陇客新声。

西园下晚看飞琼。春风催结子,金鼎待调羹。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