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后溪桥看水》
《雨后溪桥看水》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绿遍东西岸,田家亦喜晴。

溪因急雨涨,云放半山明。

沙外流势,桥边听浅声

向令平十里,应与剡争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流势(liú shì)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势头或气势的汹涌澎湃。

浅声(qiǎ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低微、轻柔,不高亢激昂的样子。

沙外(shā wài)的意思:指与自己所处的环境、条件完全不同的地方。

田家(tián jiā)的意思:指农村家庭、农户;也用来形容家境贫寒、生活简朴。

向令(xiàng lìng)的意思:指向着某个方向或目标。

争名(zhēng míng)的意思:争夺名誉和声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溪桥边的景色,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乡村生活的恬静氛围。

首句“绿遍东西岸”,以“绿”字点明了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绿色覆盖了两岸,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接着,“田家亦喜晴”,表达了农人对晴天的喜悦,晴天意味着可以进行农事活动,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溪因急雨涨”,描述了雨水过后溪水上涨的情景,急雨带来的水量增加,溪流变得更为汹涌。而“云放半山明”,则描绘了雨后云雾散去,阳光透过云层,照亮了山腰,展现出一种明亮而清新的景象。

“沙外看流势,桥边听浅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站在岸边,观察水流的动态,倾听流水轻柔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通过“沙外”和“桥边”的视角转换,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最后,“向令平十里,应与剡争名”,诗人想象如果这条溪流能延伸至十里,其美景或许能与剡溪相媲美。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眼前的溪流与著名的剡溪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溪桥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欣赏与赞叹。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天公富万有,盈宇何充充。

秋风一摇落,所得缘手空。

忽于臞悴中,睹此寒露丛。

天然真富贵,送尽人间穷。

雅传与骚经,凡卉亦见容。

胡为抱昭质,一盼独未蒙。

或讶木末褰,或比水间红。

至近前上处,至明日方中。

硕人亦俣俣,于此犹不逢。

莫我知矣夫,伫立看秋风。

(0)

续和李参政湖上杂咏·其七

人心不可欺,好好而恶恶。

利欲怵迫之,本心月以落。

所以古之人,忧在晋其角。

(0)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其三

寄语荷郎且缓开,山中衣制要君裁。

不随褦襶触热去,待学山阴乘兴来。

(0)

任宜人挽诗

家声门九戟,庭秀树三株。

阃范闲金燧,林风莹玉壶。

未经亲绛幔,何遽作黄垆。

凝睇两竿竹,醇情一束刍。

(0)

中秋无月分韵得狂字

金低辟老火,月琯行仲商。

是为阴之中,正与日相望。

浮云横相掩,人谓妒且狂。

彼云初无心,此月亦何伤。

水月本同体,其中根于阳。

炯炯含内景,随时发辉光。

天机之浅者,为人作閒忙。

(0)

十二月二十日领客登介亭分韵得梅字

晨镳载宾从,披雾陟崔嵬。

宇宙敛盈握,江湖大容杯。

孱颜石丈人,玉立山之隈。

山前大第宅,马头涨黄埃。

独此抱昭质,萧然侣寒梅。

有客以问余,豫为地为雷。

雷出地为奋,何取于石哉。

人以动为境,沄沄不知回。

而能介然存,神气斯有开。

相对得深省,欲归重徘徊。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