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寻清赏,梯云出薜萝。
常闻净居境,况此复如何。
这首宋朝孔淘所作的《题明庆塔院》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古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佛门清净之境的向往。
首句“古寺寻清赏”,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在古寺中寻找清幽的赏玩之处。接着,“梯云出薜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古寺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仿佛是通往仙境的路径,让人不禁心生向往。
“举头知日近,极目得天多”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感受。抬头可见天边的日光,极目远眺则能见到广阔的天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感慨和赞美。
“别嶂千屏列,长江一带过”描绘了远处山峦连绵,如同千屏排列,而长江则如一条细线贯穿其间,既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也体现了江河的辽阔。
最后,“常闻净居境,况此复如何”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门清净之境的向往之情。常听说寺庙是远离尘嚣、心灵净化之地,而眼前的景象更是让他深感震撼,似乎找到了心中的净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追求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
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
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
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
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
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
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
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
杨王固不论,国朝亦少二。
阎毛犹屈强,江戴乃孤诣。
斯文何汉宋,通儒自无蔽。
学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议。
潜邱五十条,谲觚六七事。
音学亦一端,汀芒讵为累。
学途有戈矛,旷世一感喟。
尼父当衰周,微管笔袖词。
诸葛佐孱蜀,申韩亦可师。
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识时。
明祚昔云季,纲维久陵迟。
筹兵无严城,措饷竭九釐。
荐绅斗门户,坐视鼎社移。
东南踵敝化,鲁戈讵能挥。
先生丁横流,蒿目时事非。
风尚许六代,富强奖秦随。
大声而疾呼,用援溺救饥。
事云竟何及,或为异代资。
海运终见行,场盐必改规。
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时宜。
事有穷乃变,贤者早见之。
迂缓与杂伯,可笑忘诋諆。
《京师九日同人慈仁寺祭顾先生祠呈同集诸君子·其一》【清·左宗植】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人才日猥下,国步遂陵替。先生百世士,生值明之季。风雨自难鸣,松柏抗寒岁。著述综百家,贯穿天人际。起例托洪王,精博拔其萃。杨王固不论,国朝亦少二。阎毛犹屈强,江戴乃孤诣。斯文何汉宋,通儒自无蔽。学古在于通,真是有公议。潜邱五十条,谲觚六七事。音学亦一端,汀芒讵为累。学途有戈矛,旷世一感喟。尼父当衰周,微管笔袖词。诸葛佐孱蜀,申韩亦可师。立言三不朽,俊杰乃识时。明祚昔云季,纲维久陵迟。筹兵无严城,措饷竭九釐。荐绅斗门户,坐视鼎社移。东南踵敝化,鲁戈讵能挥。先生丁横流,蒿目时事非。风尚许六代,富强奖秦随。大声而疾呼,用援溺救饥。事云竟何及,或为异代资。海运终见行,场盐必改规。其余二三策,善用多时宜。事有穷乃变,贤者早见之。迂缓与杂伯,可笑忘诋諆。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867c67a70ed670516.html
得马塞翁顾亡兔,饭牛居士今募驴。
蹇驴区区几许直,一瓢乃用千夫舆。
前邪后许十数辈,数钱量米争纷拿。
大仙老驴真可笑,一毛不拔旁揶揄。
我呼红线剪囊纸,倒骑跛足云中趋。
销除博士卖驴券,回作渊明乞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