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舍侄天亮》
《怀舍侄天亮》全文
明 / 梁可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竹林诸子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

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诗囊

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

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徜徉(cháng yáng)的意思:指闲适自在地行走或游玩,心情舒畅,不受拘束。

当阳(dāng yáng)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地担当责任,不畏困难。

登山(dēng shān)的意思:登上山峰,比喻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君门(jūn mén)的意思:君门指的是君主的门下,也可以泛指官员、贵族等的门下。

门下(mén xià)的意思:门下指的是一个老师的学生或门徒。

上皇(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

诗囊(shī náng)的意思:指能够装载诗句的袋子,比喻人的才情或学识。

文事(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化事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事务。

武备(wǔ bèi)的意思:指军队的装备和战备。也用来形容人的准备充分,具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五柳(wǔ l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多才多艺。

瑶草(yáo cǎo)的意思:指美丽而稀有的草木。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怀舍侄天亮》是明代诗人梁可澜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侄子的深切思念与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竹林诸子日徜徉,别后何人对尔狂”,以竹林隐喻清雅脱俗的生活环境,诸子徜徉其中,暗含了对过往相聚时光的怀念。然而,随着离别的发生,诗人不禁自问,在这宁静的竹林中,还有谁能像从前那样与侄子畅谈欢笑,表达出对侄子的深深挂念。

颔联“报国芙蓉藏宝匣,登山瑶草满诗囊”,巧妙地将侄子比作报效国家的英雄,其内心如同藏有珍贵宝物的芙蓉花一般,充满着为国效力的决心。同时,登山时所见的瑶草,象征着侄子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横溢,诗囊满载着他丰富的思想与情感。

颈联“四君门下无高士,五柳窗前有上皇”,这里借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典故,表达了对侄子才能的赞誉。四君门下无高士,暗示侄子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五柳窗前有上皇,则进一步强调侄子不仅才华出众,更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如同陶渊明般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洁。

尾联“文事更能兼武备,中原谁荐杜当阳”,诗人在此寄予了对侄子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祝福。文事与武备并重,意味着侄子不仅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还具备了勇猛果敢的品质。最后,诗人提出疑问,谁能够推荐这样一位兼具文武之才的侄子,前往中原施展抱负,表达了对侄子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侄子形象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寄托与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

作者介绍

梁可澜
朝代:明

梁可澜,字元叔。顺德人。博学工诗,隐居罗浮。慕葛洪修炼故事,自号三十二峰太狂长啸仙。署邑令连继芳高其人,访诸山中,酬和竟日。著有《狂仙遗草》、《修真要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九有传。
猜你喜欢

郧府偶成

浊酒杯谁共,残灯影自亲。

不应开阁后,千骑上头人。

(0)

榔梅岭

人言榔梅亭,真果已堪證。

无奈老饕何,只爱苏家杏。

(0)

江蓠馆十绝句为朱鸿胪在明题·其六快阁

披襟称快哉,天地雄风来。

何以金茎表,吸取露一杯。

(0)

楚行意颇不决聊成一章

邸吏空惊腰绶新,婆娑仍惜据梧身。

文章殢我终投笔,岁月欺人转积薪。

旧事懒听湘水曲,衰颜羞睹武陵春。

何如且作祗园主,经卷茶铛次第陈。

(0)

秋夕同罗大参李宪副会王明辅方伯园亭·其一

红亭绿砌吐清幽,四壁图书手自雠。

人向并汾誇地主,事从吴楚出风流。

芳尊不避飞霜色,小语能宽入暝愁。

除却太行排牖到,岂知蓬迹在他州。

(0)

重登金山作·其一

春山春望郁葱哉,矫首扶桑黛色开。

沧海潮吞丹鹫去,大江天捲白龙来。

凭陵不尽千秋语,辽落长悲六代才。

为喜摩尼施珠在,振衣还上妙高台。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