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册十七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图景。
首句“携杖石桥东”,描绘了行者在石桥之东,手持拐杖,踏着轻盈的步伐前行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杖”不仅指实际的行走工具,也象征着人生的依靠和支撑,寓意着在生活的道路上,人们需要借助智慧和经验来指引方向。
次句“松风起幽听”,则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更为静谧的氛围中。松树的风声,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声音,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这句诗通过“幽听”二字,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引导读者去感受这份来自自然界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灵,聆听内心的声音,是极为珍贵的体验。
第三句“白云满空山”,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白云飘渺,覆盖了整个山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的“满”字,不仅形容了云的丰富和广阔,也暗含了对大自然无边无际的赞美,以及对自由与纯净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识幽人径”,以问句的形式收尾,引人深思。它不仅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片充满云雾的山间,究竟有多少条通往内心的幽径?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心灵与外界的关系。这句话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让人思考在追求精神世界的旅途中,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我,寻找到真正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与心灵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