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河泛舟遂至玉泉山静明园得诗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社会中耕作与纺织的场景,以及对自然界的浪漫想象。通过“耕织图中织女机”,诗人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强调了农业和手工业对于民生的重要性。“由来所重廑民依”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基础产业对社会稳定的支撑作用。
接下来,“若云博古拟银汉,也缱黄姑新别归”两句,将现实生活的场景与神话传说相联系,使用“银汉”(银河)和“黄姑”(牛郎织女中的织女)这样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浪漫想象。这里,“黄姑新别归”可能暗喻了季节更替或农事活动的循环,与耕织图中的劳作场景相呼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赞美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又寄托了对理想生活和自然和谐的向往,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社会现实与自然美的双重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西山·其二
昔年虎阜游,秋叶闻幽蝉。
今来宝珠洞,春渌流溪泉。
灵碣龙象寂,绀壁蟏蛸悬。
冈峦窅然深,竹树何便娟。
揽衣造绝顶,凭吊怀豪贤。
岩厓漱墨留,妙迹疑神仙。
文字竟终古,黤黮兹山巅。
铃铎自相语,松涛驱暮烟。
岁月有代谢,古今徒慨然。
读列女传
我披《列女传》,怀古心长悸。
忠孝节义风,罗列类略备。
闺阁垂师表,摹仿匪易易。
幼读《女孝经》,晨昏殊自愧。
幸生贤女后,所学为何事。
不见蓬户女,书史未睹记。
或投梭表洁,或奉匜养志。
至性有馀师,殊途而一致。
况综三千年,供我精取弃。
贤媛去今遥,精灵简策寄。
后先心印心,一一呼欲至。
我辈工絮吟,聊以娱亲意。
大义重节孝,馀技通文艺。
陶孟范犹存,曹庞型未坠。
千秋仰止情,盥薇一编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