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跋 子 瞻 和 陶 诗 宋 /黄 庭 坚 子 瞻 谪 岭 南 ,时 宰 欲 杀 之 。饱 吃 惠 州 饭 ,细 和 渊 明 诗 。彭 泽 千 载 人 ,东 坡 百 世 士 。出 处 虽 不 同 ,风 味 乃 相 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风味(fēng wèi)的意思:指某种具有特色的味道或特殊的风格。
惠州(huì zhōu)的意思:指对人民有益的政策、措施或行为。
岭南(lǐng nán)的意思: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指广东省一带的地域。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时宰(shí zǎi)的意思:指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担任官职或权力,也可以指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掌握某种技能或能力。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相似(xiāng sì)的意思:相似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特征或性质。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 注释
- 子瞻:即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岭南:地区名,指五岭以南地区。
时宰:当时的执政者,指章悖。
饱吃惠州饭: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官,至惠州安置,时达三年。
惠州:现今广东省惠州市。
彭泽:地名,在今江西九江东北部。
陶渊明曾在此地作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乡。
这里以彭泽指代陶渊明。
处:隐居田园。
- 翻译
- 苏子瞻被贬官到岭南,当宰相的想要把他杀死。
他饱吃了惠州的饭,又认真地和了渊明的诗。
陶彭泽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苏东坡也是百代传名的贤士。
苏的出仕与陶的归隐,情况虽有不同,但两人的风格和情味,却是多么相似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苏轼(子瞻)在被贬岭南期间创作的和陶诗的评价。黄庭坚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他赞赏苏轼即使身处逆境,依然能像晋代的陶渊明一样,以豁达的态度享受生活的简单,创作出富含深意的诗歌。黄庭坚认为,尽管苏轼与陶渊明的仕途经历大相径庭,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艺术风格有着相似之处,都体现了超脱世俗的高雅情操。整首诗流露出对苏轼坚韧人格和文学才华的高度赞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师郑举瓶社以四月二十七日为松禅先师作九十生辰招同人集江亭感此奉呈
秋风桂影偶婆娑,似水门庭一再过。
说罢程文问知旧,朝衣未卸泪痕多。
三峰一笑我无缘,樱笋香厨四月天。
自是伤春工病累,年年容易误吴船。
金爵觚棱往事哀,玉阳史笔亦蒿莱。
孤亭落照衔荒埂,垂白门生掩袂来。
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
春风词事俄周甲,红泪调铅剩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