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烛为题,巧妙地融入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花中烛”,开篇即以“花”与“烛”并置,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烛光在花丛中闪烁,仿佛是人内心的映照,暗示着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接下来的“似将人意同”,直接点明了烛光与人意之间的关联,强调了烛光能够传达或反映人的内心世界,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物与情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忆啼流膝上”,这一句通过“啼”字,形象地描绘了回忆中的泪水,仿佛那些悲伤的记忆如同泪水一般,从膝盖流淌而出。这里不仅表现了情感的强烈,还通过“膝上”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温度与真实感,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度与细腻。
“烛焰落花中”,最后两句将烛光与落花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烛焰在花丛中摇曳,既照亮了周围的环境,也映照出了花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隐含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烛光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情感的表达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情感与时间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二
腊残春未。正候馆梅开,墙阴雪里。
冷艳凝寒,孤根回暖,昨夜一枝春至。
素苞暗香浮动,别有风流标致。
谢池月,最相宜,疏影横斜临水。谁为。传驿骑。
陇上故人,不见今千里。
寄与东君,徒教知人,别后岁寒清意。
乱山万叠何在,但有飞云天际。
故园好,早归来,休恋繁桃秾李。
沁园春
衮绣堂前,福星开度,寿星入垣。
有建隆臣普,上天宰辅,绍光臣鼎,平地神仙。
入秉钧衡,出分藩屏,托住东南半壁天。
年来好,甚烽消万里,尘静三边。紫宸几度传宣。
刚不肯归班押讲筵。
纵云台勋业,已登盟府,金城筹策,犹念中原。
好袖山河,更扶日月,色正三台第一躔。
王韩去,愿齐休社稷,于万斯年。
沁园春.庆云山创屋
法从西清,雅志山东,超然燕怡。
笑洛城卢老,贫来屋破,花溪杜叟,雨里床移。
晚乃经营,欢言结架,夭矫晴虹朝已跻。
开山了,一灯灯相续,第一宗师。乘闲小隐幽栖。
天与人谋应此时。
算春霆震响,不教龙蛰,甘霖布润,待倩云飞。
宥密思贤,明谟经远,共指神州克复归。
归来也,更身名烜赫,锦绣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