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词》
《折杨柳词》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每为多情别离,道傍披拂乱如丝。

东风也学时人态,偏向柔条恣意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éyángliǔ
míng / wáng

měiwèiduōqíngbiédàobàngluàn

dōngfēngxuéshíréntàipiānxiàngróutiáoch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拂乱(fú luàn)的意思:拂乱意指打扰、干扰,使事物原本的秩序或状态被打乱。

记别(jì bié)的意思:指记住并分别对待。表示要牢记某人或某事的特点,对其进行区分和对待。

披拂(pī fú)的意思:整理衣冠。也指整顿言行、修身养性。

偏向(piān xiàng)的意思:倾向于某一方面,不公正地偏袒某一方。

柔条(róu tiáo)的意思:指柔软的竹子,比喻柔顺、温和的性格或言行举止。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学时(xué shí)的意思:指学习的时间或学习的机会。

恣意(zì yì)的意思:任意,放肆,不受限制地随心所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绂的《折杨柳词》描绘了一幅深情而生动的画面。首句“每为多情记别离”表达了折柳这一习俗常与离别之情相连,暗示了杨柳在人们心中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寄托。次句“道傍披拂乱如丝”则通过比喻,将飘摇的柳枝比作离愁别绪,形象地展示了柳树随风摇曳的动态美,仿佛离人的思绪纷飞。

后两句“东风也学时人态,偏向柔条恣意吹”,赋予了东风以人的情感和行为,说它模仿人间的多情,特意对那些柔弱的柳条施加力量,仿佛在加剧离别的伤感。这种拟人手法既增添了诗意,又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寓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感。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八

漫道陈仓获碧鸡,天狼一色万头齐。

蒲萄酿酒燕支色,不数江南数北鞮。

(0)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其三

静夜离宫月在窗,独裁章奏灺金釭。

雁鸣远浦传霜信,人过孤村引吠厖。

(0)

夜雨

乍闻雷阵殷高天,顷刻秋霖到枕边。

点滴寒更不成寐,沾涂士卒更堪怜。

(0)

冬至次日慈宁宫行礼

霜薄觚棱旭影浮,彤墀拜舞动旗斿。

初阳暖律回葭管,亚岁祥光绕凤楼。

万国欢心同孝养,六宫壸教霈恩流。

年年最喜称觞日,常近增添海屋筹。

(0)

题余省秋芳图

女夷应是惜韶华,点缀繁英分外嘉。

数种寒芳凝玉露,几枝浓艳注丹霞。

兴添敲句抽思丽,清伴㷊香袅篆斜。

见说家丞重秋实,祗今秋实让秋花。

(0)

六月十八日初霁恭侍皇太后园中游赏谨成一律

膏雨公田足,欢游禁苑多。

欣陪文母御,不数汉王歌。

山向云中隐,舟从画里过。

慈颜添豫色,至乐复如何。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