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采其英,万里莫由致。
去源日以远,浊浪日以恣。
初日(chū rì)的意思:初日指的是一年的开始或第一天。
大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巨大的山体,也可比喻巨大的困难或障碍。
底柱(dǐ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基石,比喻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皓天(hào tiān)的意思:形容天空明亮而晴朗。
患累(huàn lèi)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因为长时间的努力工作或者忍受困难而感到疲劳或者痛苦。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空难(kōng nàn)的意思:指飞机在空中发生的严重事故或灾难。
昆仑(kūn lún)的意思:指高山,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大的事物。
难任(nán rèn)的意思:难以承担某项任务或责任。
南蔽(nán bì)的意思:指南方的阳光被遮蔽,比喻事物发展受到阻碍或受到压制。
任使(rèn shǐ)的意思:不论怎样,无论如何
神禹(shén yǔ)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超群出类。
探寻(tàn xún)的意思:探索和寻找。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为患(wéi huàn)的意思:给别人带来麻烦或困扰。
玉色(y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光洁如玉的颜色。
凿空(záo kōng)的意思:凿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费力地开凿空间或事物。它形容做事情费力,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终将(zhōng jiāng)的意思:最终;终究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这首清代诗人钱仪吉的《杂诗(其一)》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初日上昆仑,玉色皓天地”展现了太阳升起在巍峨的昆仑山巅,光芒四射,映照得天地间一片洁白。接下来的诗句“我欲采其英,万里莫由致”,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之物的向往,但又感叹距离遥远,难以触及。
诗人随后将视线转向黄河,指出它自源头至中原,始终带来无尽的灾害,“黄河行中原,终古为患累”。他进一步阐述,随着距离源头越来越远,河水的浑浊程度也日益加剧,“去源日以远,浊浪日以恣”。这里寓言式的表达了社会问题的根源与流弊。
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探险家张骞,暗示即使有如他这般勇往直前的人,也无法改变黄河的根本问题,“探寻枉张骞,凿空难任使”。然而,诗人并未就此放弃,他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终将移大山,永为东南蔽”,即希望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同移山一般,改变黄河的流向,使之成为东南方的屏障。
最后两句“底柱而受镌,恐非神禹意”,诗人借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禹治水”的典故,暗示这样的改变可能违背了古代先贤禹的初衷,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历史传统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寓言式地探讨了治水问题,既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