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水静不流,蘋花发西渡。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早 秋 泾 上 作 明 /王 问 兹 晨 暑 气 平 ,泾 上 自 容 与 。返 照 入 柴 扉 ,蝉 声 在 高 树 。泾 水 静 不 流 ,蘋 花 发 西 渡 。五 湖 秋 色 中 ,欲 乘 扁 舟 去 。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早秋泾上作》描绘了初秋时节泾河畔的宁静景象。"兹晨暑气平",开篇即点出早晨凉爽的气息,暑热已退,透露出秋天的到来。"泾上自容与",诗人悠闲地漫步在泾河边,享受这份恬淡的时光。
"返照入柴扉,蝉声在高树",夕阳余晖洒入门扉,蝉鸣声从高高的树上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泾水静不流,蘋花发西渡",河水平静如镜,西边的渡口,蘋花悄然绽放,增添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画面。
最后两句"五湖秋色中,欲乘扁舟去",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五湖秋色的向往和想要乘舟离去的意念,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的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赠段七娘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
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六
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
交流列四渎,清浊不相伤。
太公战牧野,伯夷饿首阳。
同时号贤圣,进退不相妨。
谓天不爱民,胡为生稻粱。
谓天果爱民,胡为生豺狼。
谓神福善人,孔圣竟栖遑。
谓神祸淫人,暴秦终霸王。
颜回与黄宪,何辜早夭亡。
蝮蛇与鸩鸟,何得寿延长。
物理不可测,神道亦难量。
举头仰问天,天色但苍苍。
唯当多种黍,日醉手中觞。
永崇里观居
季夏中气侯,烦暑自此收。
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永崇里巷静,华阳观院幽。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年光忽冉冉,世事本悠悠。
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
真隐岂长远,至道在冥搜。
身虽世界住,心与虚无游。
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
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
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
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