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桦烛(huà zhú)的意思:指燃烧的桦木做成的蜡烛,比喻短暂的光辉或寿命。
津亭(jīn tíng)的意思:指渡口的亭子,比喻帮助人渡过困难或解决问题的地方。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鸣鼓(míng gǔ)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发出警告或动员的行动。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霜螯(shuāng áo)的意思:形容秋天寒冷,冰冻的样子。
消得(xiāo de)的意思:指消除、解决问题或难题。
- 鉴赏
这首《一落索·重九后雨》是清代词人史惟圆的作品,描绘了秋雨绵绵中重阳节后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过往的追忆。
“日晚津亭鸣鼓,雁惊南浦。”开篇以日暮时分,津亭鼓声,雁群惊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日暮时分,本就给人以时间流逝之感,而鼓声则增添了几分肃穆与庄重,仿佛在提醒人们时光不再。雁群南飞,既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暗含着离别与迁徙之意,触动人心。
“霜螯在手酒盈樽,休更问沙场苦。”接着,词人将自己置于一个相对温暖的场景中——手中握着霜螯(即蟹),杯中满溢着美酒。这不仅是对重阳佳节传统习俗的描绘,也是词人试图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一丝慰藉的表现。然而,他随即发出“休更问沙场苦”的感慨,意在提醒自己和读者,不要再去追问那些战场上的苦难与牺牲,生活中的美好与安宁已经足够珍贵。
“青史几番今古,绘成愁谱。”青史,指的是历史的记载,这里用来形容历史的变迁与沧桑。词人感叹于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今与古交替更迭,每一段历史都是一曲哀愁的乐章,让人难以忘怀。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过往岁月中悲欢离合的感慨。
“两条桦烛四条弦,恁消得廉纤雨。”最后两句,词人通过具体的物象——两条桦烛(蜡烛)和四条弦(可能是乐器上的弦),来表达对雨夜的描绘。桦烛的光亮与雨滴的细密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显忧郁的画面。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雨夜的景色,也隐喻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对生活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整体而言,《一落索·重九后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自然、历史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禅房怀友人岑伦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
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一朝语笑隔,万里欢情分。
沈吟綵霞没,梦寐群芳歇。
归鸿渡三湘,游子在百粤。
边尘染衣剑,白日彫华发。
春风变楚关,秋声落吴山。
草木结悲绪,风沙凄苦颜。
朅来已永久,颓思如循环。
飘飘限江裔,想像空留滞。
离忧每醉心,别泪徒盈袂。
坐愁青天末,出望黄云蔽。
目极何悠悠,梅花南岭头。
空长灭征鸟,水阔无还舟。
宝剑终难托,金囊非易求。
归来傥有问,桂树山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