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关吏(guān lì)的意思:指官吏、官员。也可指官府、官署。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见老(jiàn lǎo)的意思:见到年长者,表示尊敬和恭敬。
朋簪(péng zān)的意思:指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支持的情谊。
全归(quán guī)的意思:全部归属于某一方,一概归还。
十九(shí jiǔ)的意思:十九表示数量大,形容很多。
天畔(tiān pàn)的意思: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虚谈(xū tán)的意思:指说话空洞、无实际内容或不切实际的谈话。
言下(yán xià)的意思:言语中含有深意,不直接明言,而是通过暗示、隐喻等方式表达。
一字(yī zì)的意思:指只有一个字,形容极为简洁。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饮光(yǐn guāng)的意思:指人们在学习和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像喝水一样渴望获取光明、智慧。
盍朋簪(hé péng zān)的意思:形容人们友好相处,和睦共事。
五千言(wǔ qiān yán)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僧人在天涯立定,遥望远方,心中怀揣着对山中诸子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饮光未是识瞿云”,以“饮光”比喻短暂的快乐或表面的光明,而“识瞿云”则暗示深刻的智慧或真知灼见。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表面现象与内在智慧的思考,认为仅仅追求短暂的快乐或表面的光明并非真正的认识。
“关吏何曾见老聃”,借用典故,老聃即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这句话通过关吏未曾见过老子来隐喻,即使在世事纷扰中,真正的智慧和真理也往往被忽视或误解。
“四十九年无一字,五千言下尽虚谈”,这里使用了《道德经》五千言的典故,老子的著作被认为是深奥的哲学思想。诗人说四十九年没有写出任何文字,五千言下的讨论都是空谈,表达了对传统哲学思想的反思,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这些思想的困难。
“岳边万派全归海,岛外千峰自向南”,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山岳之边,无数溪流最终汇入大海;岛屿之外,千峰独立,各自向着南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道路的隐喻,象征着无论个人如何努力,最终都将回归到生命的本质或宇宙的规律之中。
“一个孤僧天畔立,不知谁与盍朋簪”,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诗人自比为一位孤独的僧人,在天边站立,不知道谁能成为他的朋友或伴侣。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以及对友情和理解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哲学以及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