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益如毫。其损如刀。
- 鉴赏
这句诗“其益如毫。其损如刀。”出自《高允引谚》,由无名氏在隋朝时期创作。此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微妙与极端。
“其益如毫”意味着事物的增加或好处如同细小的毫毛,虽微小却能逐渐累积,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这里的“毫”字,形象地描绘出增加的过程是缓慢而细微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其力量。
紧接着,“其损如刀”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损失或负面效果如同锋利的刀刃,能够迅速且剧烈地削减事物的价值或个体的生命力。这里的“刀”字,不仅指出了损失的直接性和破坏性,也暗示了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深刻影响和不可逆转性。
整句诗通过“毫”与“刀”的对比,提醒人们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认识到积累正面影响的渐进性以及避免负面后果的紧迫性。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比喻可以启发我们重视每一小步的努力,同时警惕可能突然降临的风险和损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汤伯纪
停云思何长,伐木梦苦短。
飘摇乘风来,倏霍抟沙散。
匪今我独黯,自昔客屡叹。
之子曷云戾,微阳逼候炭。
囚山对线景,汲井共清盥。
玉露泚金茎,水泉流藻翰。
方竹桂芳袭,未觉枳栖远。
仰天镜其团,一弛弓向半。
书堂渴吾伊,伫立了瑟僩。
子如飞鸿渐,我如禁门键。
天寒柳无枝,指直不得挽。
归来玩题墨,寂寂眯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