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澄净的心灵为起点,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境界。诗人通过“澄馀心地觉清娱”,描绘了心灵经过洗涤后所感受到的愉悦和平静,暗示了内心的纯净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接着,“茅本无根岂有殊”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心灵的纯净比作不依赖外在根基的茅草,强调了精神世界的独立和内在价值,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
“留得年来真种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真正的纯净和快乐并非偶然所得,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坚持,如同种子深植于心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根发芽。最后,“与君同看月中株”表达了诗人愿意与友人共享这份内心的纯净与美好,共同在精神的月光下欣赏这株象征着纯洁与和谐的植物,体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纯净的追求和分享,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深刻探索和向往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弄珠吟
般若神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
隐现时游五蕴山,内外光明大神力。
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
用时无处复无踪,行住相随常了了。
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
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
吾师权指喻摩尼,采人无数入春池。
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
言下非近亦非远,体用如如转无转。
万机珠对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
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
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
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
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
烧六贼,烁四魔,能摧我山竭爱河。
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蹉砣。
亦非性,亦非心,非性非心超古今。
体绝名言名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
《弄珠吟》【唐·天然】般若神珠妙难测,法性海中亲认得。隐现时游五蕴山,内外光明大神力。此珠无状非大小,昼夜圆明悉能照。用时无处复无踪,行住相随常了了。先圣相传相指授,信此珠人世希有。智者号明不离珠,迷人将珠不识走。吾师权指喻摩尼,采人无数入春池。争拈瓦砾将为宝,智者安然而得之。言下非近亦非远,体用如如转无转。万机珠对寸心中,一切时中巧方便。皇帝曾游于赤水,视听争求都不遂。罔像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非自心,非因缘,妙中之妙玄中玄。森罗万像光中现,寻之不见有根源。烧六贼,烁四魔,能摧我山竭爱河。龙女灵山亲献佛,贫儿衣里几蹉砣。亦非性,亦非心,非性非心超古今。体绝名言名不得,权时题作《弄珠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667c68daf871b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