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圣 泉 宴 唐 /王 勃 披 襟 乘 石 磴 ,列 籍 俯 春 泉 。兰 气 熏 山 酌 ,松 声 韵 野 弦 。影 飘 垂 叶 外 ,香 度 落 花 前 。兴 洽 林 塘 晚 ,重 岩 起 夕 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石(chéng shí)的意思:乘坐石头,指借助外力或依靠他人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列籍(liè jí)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次序排列名字,以便登记或纳入统计。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山酌(shān zhuó)的意思:山上倾斟酒,指在山上饮酒。也用来比喻人在幽静的环境中品味美酒,享受清静宁谧的生活。
声韵(shēng yùn)的意思:指声音的音调和韵律。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夕烟(xī yān)的意思:夕阳下的烟雾,比喻事物的消亡或衰落。
重岩(zhòng yán)的意思:指坚硬、沉重的岩石,比喻困难重重、难以逾越的境地或困境。
- 注释
- 披襟:敞开衣襟,形容放松自在的样子。
石磴:石头台阶。
列籍:排列书卷,指阅读。
俯春泉:俯瞰春天的泉水。
兰气:兰花的香气。
山酌:山间的酒,借指自然的馈赠。
野弦:野外的琴声,象征自然的音乐。
影飘:月影摇曳。
垂叶外:垂下的树叶之外,指月影所在之地。
香度:香气飘过。
落花前:落花之前,形象描绘时间的流逝。
兴洽:兴致融洽。
林塘晚:傍晚的树林和池塘。
重岩:层叠的山岩。
夕烟:傍晚的雾气或炊烟,这里指暮霭。
- 翻译
- 披着衣衫登上石阶,坐在春泉边翻开书卷。
兰花的香气熏染着山间的酒,松树的声音和野外的琴声相和谐。
月影飘荡在垂下的树叶之外,花香在落花前悠悠传递。
兴致高昂时已是傍晚,重重山岩间升起了暮霭。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宴饮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首句“披襟乘石磴”展示了诗人在山间岩石上席地而坐的自如情态,"列籍俯春泉"则透露出他对清泉的向往之情。
次句“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通过对兰花芳香和松林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影飘垂叶外"暗示了树木投影的摇曳,"香度落花前"则是兰花芬芳之气弥漫在春日的花前。
最后两句“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描绘出诗人在林间小溪畔享受宴饮时光,以及山谷间晚霞与薄雾交织的美丽景象。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之间宴会氛围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王勃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精湛的艺术造诣,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场山间的宴饮之旅,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白云观·其一
仲春气清和,招携适所适。
扬策指灵阿,联镳度脩陌。
山开画障明,川含浮练白。
真境历逶迤,玄关敞虚寂。
既歆道气澄,缅望尘氛隔。
金鼎窥神丹,玉壸漱云液。
潇洒两仙童,妙歌出金石。
石髓会当逢,琼芝庶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