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
《偶成》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窗风猎猎举绡衣,睡美唯应枕簟知。

忽有黄鹂深树语,宛如春尽绿阴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猎猎(liè liè)的意思:形容风声、旗帜等高昂飘扬的样子。

宛如(wǎn rú)的意思:非常像,如同

阴时(yīn shí)的意思:指阴暗的时候,比喻困难时期或逆境。

枕簟(zhěn diàn)的意思:枕头和席子,指睡觉时的床上用品。也用来形容舒适的睡眠环境。

注释
窗风:窗外的风。
猎猎:形容风声强烈。
绡衣:轻薄透明的丝织衣物。
睡美:熟睡的美好状态。
唯应:只应该。
枕簟:枕席。
忽有:忽然有。
黄鹂:黄莺鸟。
深树语:在树林深处的鸣叫声。
宛如:好像。
春尽:春天结束。
绿阴时:绿叶茂盛的时候。
翻译
窗户外面的风吹动着薄纱衣,只有枕席能感知我熟睡的美好。
忽然听到黄鹂在密林深处鸣叫,那声音仿佛是春天结束、绿荫浓重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人在静谧的夜晚,被窗外清风吹动薄纱般的绡衣所惊醒的情景。诗人通过"窗风猎猎举绡衣"这一细节,展现了夜晚微凉而舒适的氛围,以及主人公的慵懒和惬意。接着,"睡美唯应枕簟知"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沉浸在甜美梦境中的状态,只有身下的竹席能感知他的安眠。

然而,诗的转折点在于"忽有黄鹂深树语",这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打破宁静,黄鹂的鸣叫声仿佛是春天余韵在夏夜的低语。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黄鹂的叫声比作"春尽绿阴时",暗示着时光流转,春意虽已消逝,但生机犹存,给读者留下一种淡淡的惋惜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偶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自然的灵动,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微妙感受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周邦彦作为北宋词人,其作品常以婉约细腻见长,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夏日放生河亭与王太守梦楼纳凉

竹密烟深一径虚,桐阴如幄复阶除。

庭前时有窥帘鸟,池内应无避钓鱼。

南浦潮随明月上,西林钟带夕阳疏。

人閒莫漫愁烦热,好共临流此卜居。

(0)

次牧园潘先生晤阒堂和尚韵

柴门寥寂甚,徙倚望遥天。

却喜香山老,论诗妙入禅。

席移花外月,帘动柳梢烟。

幸有牛头月,光华得洞然。

(0)

过旧游有感

奇石尽良友,好山皆故乡。

见时应下拜,去后总难忘。

残日染寒翠,秋风吹古香。

昔游空剩迹,尘佛闭虚堂。

(0)

过水绘园留赠冒辟疆·其四

何须别置小山幽,身世俱成不系舟。

花似美人怜月色,引人清梦到罗浮。

(0)

南峰石门

寒翠撑空劈一门,细藤丛竹互生根。

虚亭吐纳云霞气,古篆销磨风雨痕。

照影野堂垂废井,无情芳草上孤坟。

于今谁复怜神骏,惭愧支公迹尚存。

(0)

武塘吴文昭为余写行脚图戏赠

人物名家旧姓吴,一枝神笔近来无。

赵州故事谁相委,写我青山行脚图。

眼看青白面无文,鹤骨何妨瘦几分。

竹笠芒鞋多逸韵,超然一片入山云。

霜华欲白月轮低,隔水思君玉观西。

哦就小诗聊作答,争如孔雀换山鸡。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