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猿鸟至何方,叶叶晴容发静光。
泉于草树情偏挚,日以森寒影倍长。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题为《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三十三.谭解元元春.岳游》。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潭水、黑龙、苔藓、云雾、泉水和草木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之美。
首句“不知猿鸟至何方”,暗示了环境的幽寂,连猿鸟都悄然离去,只剩下诗人独自品味这份静谧。接下来的“叶叶晴容发静光”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光影,显得格外宁静而明亮。
“潭黑龙能深定力”运用比喻,潭水深沉如黑龙,显示出其强大的定力,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韧。而“苔新云亦恋幽香”则通过苔藓和云雾对幽香的依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和香气的宜人。
“泉于草树情偏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泉水在草木间流淌,仿佛倾诉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最后,“日以森寒影倍长”描绘了随着日落,寒气渐浓,影子也拉得更长,增添了孤独和深远的感觉。
结尾“始觉向来湘艇上,孤危错拟露锋铓”诗人意识到自己先前在湘江的小艇上,误将孤独和危险当作锋芒毕露,实则是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流露出对自然的谦逊和对生活的顿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四知无矫志,二施启幽心。
简通避人物,偃息还山林。
曲涧停驺响,交枝落幔阴。
池台聚冻雪,栏牖噪归禽。
石彩无新故,峰形讵古今。
大车何杳杳,奔马遂骎骎。
何以修六念,虔诚在一音。
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惊飙西北起,孤雁夜往还。
开轩当户牖,取琴试一弹。
停歌不能和,终曲久辛酸。
金气方劲杀,隆阳微且单。
泉涸甘井竭,节徙芳岁残。
生事各多少,谁共知易难。
投章心蕴结,千里途轻纨。
愿托孤老暇,觞思暂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