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官政(guān zhèng)的意思:指官员治理国家、管理政务的行为和方式。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还官(hái guān)的意思:恢复官职,重新担任官员
老臣(lǎo chén)的意思:指老年人或资历深厚的官员,也可指长期为国家效力的忠诚臣子。
铃閤(líng gū)的意思:指女子的卧室或闺房。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蓬莱(péng lái)的意思:指令人向往的美好乐园或理想境地。
频烦(pín fán)的意思:频繁烦恼或烦扰
诗筒(shī tǒng)的意思:指写诗作文的工具,也比喻才子、文人。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讼牍(sòng dú)的意思:指诉讼中的文书。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纤尘(xiān chén)的意思:纤尘指非常细小的尘土,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的事物。
紫诏(zǐ zhào)的意思:指皇帝的谕旨或诏书。也用来形容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次韵前人见寄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文学的热爱。
首句“羡公铃閤绝纤尘”以“公”指称友人,赞誉其官署清静,远离世俗纷扰,体现出对友人官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接下来,“顾我何尝德被人”则转而自谦,表示自己未能惠及他人,德行不彰,与友人的高洁形成对比。
“讼牍自怜无日暇,诗筒翻喜入秋新”两句,通过“讼牍”与“诗筒”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日常忙碌于政务与诉讼之间,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却在秋日的新诗到来时得到满足与喜悦。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职业特性,也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与享受。
“白头未许还官政,紫诏频烦慰老臣”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不愿轻易放弃官职,表明了对职责与权力的尊重;另一方面,频繁收到皇帝的诏书,也反映了他作为朝廷重臣的地位与责任。
最后,“一去蓬莱已踰岁,梦魂长到十洲春”两句,以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和十洲春景为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这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如同仙境一般,永远充满生机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官场、自然与文学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松江舟中守岁·其三
长年挟策游,有如乞儿蛇。
蜿蜒自道工,见者眼先遮。
双石昔歌舞,卅算今谁何。
此生分寥落,前事安足哗。
静思得岁时,心花如鼓挝。
巨觥趣险韵,遑问玉绳斜。
幼学兹荒落,壮气日蹉跎。
岁去不可守,努力将焉夸。
放歌赠雁巢上人·其一
乐亦遣此生,哀亦遣此生,落笔千万言,略与数钱量米同硁硁。
二竖牧羊羊已去,遗火空烧始量墓。
九原龙蜕总成灰,可惜骊山松柏树。
世人见景不见日,何况虚空本无色。
欲乘元气亦易尔,复愁无处施鞭策。
江河滔滔孰云东,下归墟沃焦昆仑。
所藉高天偪人人著地,白榆欲落苦不易。
天荒地老顷刻事,十二万年谁疏记。
我怜盘古无奈何,一椎一凿真儿戏。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
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
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
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
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
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
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
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
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
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
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清·李兆洛】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2367c681a073938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