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则为胜广,大则为莽卓。
物坏虫生之,俗坏奸生之。
薄俗(báo sú)的意思:指言谈、行为轻浮、庸俗不雅。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古风(gǔ fēng)的意思:指古代的风格、氛围或风尚。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可悲(kě bēi)的意思:形容情况或事物令人感到非常悲哀、可怜。
田野(tián yě)的意思:指农田、农村。也可用来比喻广阔的领域或广阔的心胸。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妖孽(yāo ni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超乎寻常的异样,常带有贬义,形容其不正常或出奇的特点。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中古(zhōng gǔ)的意思:中古是指中间的古代,表示在两个时期之间的古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中古时期淳朴民风的怀念和对后世世风日下的感慨。首句“中古风俗醇”直接点出古代社会风气的淳厚,接着通过沮溺(两位隐士)与孔丘、渔父与伍员的典故,展现了那个时代贤人与智者的和谐共处。然而,诗人指出后世风气变化,人们道德沦丧,出现了像胜广、莽卓这样的权奸恶霸,社会风气如同物品损坏引来虫害,人心不古则催生奸佞。最后,诗人发出“古道日已远”的感叹,表达了对淳朴美德渐行渐远的深深忧虑和悲哀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对比的方式,寓言般地揭示了道德风气对于社会兴衰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