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挈舟茉莉沙追送孔参军即景口占以赠其行·其八》
《秋日挈舟茉莉沙追送孔参军即景口占以赠其行·其八》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频年京阙,讵念使臣劳。

万里持甘毳亲年日已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甘毳(gān cu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或言行十分谦虚恭顺,不敢有丝毫的骄傲自满。

京阙(jī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门楼高大壮丽,也比喻重要的官衙或殿堂。

频年(pín niá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连年地

亲年(qīn nián)的意思:指亲近的年纪或年龄相仿的人。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使臣的深切关怀与敬意。在频繁前往京城的岁月里,诗人并未忘记那些肩负重任、远赴万里之外的使臣们,他们肩负着国家的使命,却无暇顾及自己日益年迈的双亲。诗中流露出对这些使臣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同情和敬仰。

“频年赴京阙,讵念使臣劳。” 开篇两句,诗人以“频年”强调时间之长,“京阙”指代京城,表明使臣们年复一年地奔波于京城之间,却很少有人关心他们的辛劳。“讵念”,表示出乎意料的惊讶或责问,这里则表达出诗人对使臣们长期劳顿而无人关注的感慨。

“万里持甘毳,亲年日已高。”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使臣们的艰辛旅程和对家人的牵挂。他们穿越万里的路程,只为完成国家的使命,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自己的亲人年龄也在逐渐增长,日益老去。这里的“甘毳”可能是指使臣们携带的珍贵物品或是旅途中的补给,也暗含了对使臣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使臣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使者深切的关怀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普遍忽视基层劳动者权益的反思。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送祁世培北上·其一

清时起威凤,乃在丹穴藏。

羽毛纷五采,德辉周四荒。

负此仪世姿,竦身犹彷徨。

天路不足儗,乃志在明王。

止必择梧阴,鸣必于朝阳。

遂为虞周瑞,跻世以平康。

(0)

荆溪吴节母贞裕挽诗·其二

堪怜黄鹄歌早寡,身外荣华付土苴。

独抱一片金石心,羞彼淟涊何为者。

茕茕嫠室对孤灯,形影相吊呼不应。

鷇得仙儿能笑语,恍压群音度迦陵。

丸熊画荻不辞倦,艰贞百倍谁为援。

天悯节烈笃世祚,公侯复始真才见。

绰楔遥临玉女潭,龙綍辉煌焕斗南。

毋德君恩两不朽,节孝门第瑞气酣。

君不见杞妇殉夫宗祊殄,魏妻鞠子孙乃显。

何如节母殖庆长,朝阳鸣处凤毛腆。

慧龙骧首扈宗伯,忠犯逆鳞称蹇蹇。

诜诜曾孙世济美,文章秀发一时选。

残膏剩馥覆后昆,千秋不愧贞裕匾。

(0)

乙巳七月再游西园二首·其二

遭逢亦已足,胡不笑颜酡。

杰士时连袂,逸情入放歌。

三生由命铸,四壁奈吾何。

强起加餐饭,萱堂双鬓皤。

(0)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其四

林皋馀十载,鸥鹭久缔盟。

昼营与夜梦,不离读与耕。

天子思遗履,起我贰常卿。

俾之赞风纪,俾之佐铨衡。

有怀埒刍荛,拟将披腹呈。

忽忽仍归去,秋毫报未曾。

官忝真成窃,惭深涕泪零。

所愿二三子,圣学共阐明。

货利不可嗜,宠荣勿去争。

树人将在此,慎莫藐予听。

(0)

寄别张警庵

平生不解泣,今日泪频挥。

一泣赵郎去,二泣吴郎归。

三泣张倅罢,颜色远相违。

张倅才激昂,弯弓两石强。

清操不纤翳,直性无回肠。

尔行自慷慨,我怀自皇皇。

徘徊乏双翼,随尔共飞翔。

(0)

咏乔丹山先生

丹翁敦信义,恤孤矢不负。

三品归来日,弗忍私其有。

历扬二十年,共道畜丰厚。

甫及垂老时,脆甘啬于口。

身去肉未寒,莫能赡厥后。

清风拂乡闾,谤言真枉咎。

寄语月旦人,评骘胡可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