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
《望海》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高远海,万里一长吟

岛屿寒日波涛夕阴

岂无乘筏叹,亦有钓鳌心。

去去从吾好,三山烟雾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岛屿(dǎo yǔ)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与周围环境隔绝,孤立无援。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钓鳌(diào áo)的意思:以小钓大,用小鱼钓大鳌鱼,比喻利用小事物引出大事物。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烟雾(yān wù)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迷惑或虚幻现象。

一长(yī ch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突出的才能、技能或成就。

迎寒(yíng hán)的意思:迎接寒冷的季节或环境,表示积极应对困难或逆境,勇敢面对挑战。

远海(yuǎn hǎi)的意思:指离岸远的大海,也用来比喻遥远的地方。

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的意思:站在高处远望,比喻眺望远方,展望未来。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望海》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大海的壮丽景象。首句“登高望远海”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大海尽收眼底。接着,“万里一长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仿佛在广阔的海面上吟唱着人生的咏叹。

“岛屿迎寒日”描绘了海中的岛屿在寒冷的阳光下显得孤独而坚韧,显示出自然的力量和季节的变迁。而“波涛带夕阴”则通过傍晚时分波涛的变化,渲染出一种苍茫而神秘的气氛。

“岂无乘筏叹”暗含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艰辛和漂泊的感叹,可能也寓言了对仕途或生活的无奈。然而,“亦有钓鳌心”又展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有着像《山海经》中大禹钓鳌那样的雄心壮志,想要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理想。

最后两句“去去从吾好,三山烟雾深”,诗人决定遵循自己的内心,向着那云雾缭绕的三山(传说中的仙山)进发,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大海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答仲升二首·其二

家声两度法曹留,菲薄何堪嗣远猷。

再世勋名追起草,百年天地附同舟。

腐儒通籍思何补,拙宦无阶合晚收。

待尔飞书来粤徼,帝城先起望英楼。

(0)

答诸叔侄劝驾二首·其一

远道迢遥忆帝城,懒从潘岳赋西征。

自非白社皆尘境,独有青山不世情。

客路烟波愁易倦,閒居风月喜双清。

竹林小阮偏多兴,我亦沙鸥恋旧盟。

(0)

寻五先生南园旧社答谭子玄

一代词盟旧结庐,名山何地更藏书。

空留野露沾荆棘,无复残篇落蠹鱼。

忆共买邻嗟世远,翻从凿壁爱光馀。

谁令故宅更新主,萧瑟西风独怆予。

(0)

倪明府考绩

保障东南佐治安,汉家儒雅得倪宽。

琴前星入同单父,花下风来似灌坛。

异等循良推岭外,清班献纳待朝端。

比年侍从多虚席,即拟徵书付紫鸾。

(0)

答佘宗汉明府二首·其一

喜见双凫下赤霄,夜凉孤月挂山腰。

游馀五岳来禽庆,腹有群书羡孝标。

短棹风涛曾遍阅,初衣尘壒已全消。

浮云万态皆苍狗,何处名山不可樵。

(0)

送高正甫比部还朝时谳狱江北便道归省

白云仙吏下蓬莱,笑索扬州雪里梅。

作伴青春来昼锦,承欢綵服映霞杯。

琼枝乍见庭阶集,芳草翻从驿路催。

到处汀洲新绿满,喜供吟咏达金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