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
《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

去国何意从人病不间。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shísānchūshànmén
sòng / chénshīdào

shízǎidōuchéngshēnmàobǎijiān

fēisuǒwànyǒushēnghái

guócóngrénbìngjiān

gòngkànshuāngbáibìnbànshēngxi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都城(dū chéng)的意思:都城指的是国都或者首都。

孤身(gū shēn)的意思:独自一人,没有伴侣或支持者。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生闲(shēng xián)的意思:指生活安逸、无所事事。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有生(yǒu shēng)的意思:指有生命的存在或有生活的人。

注释
十载:十年。
都城:京城。
客:漂泊者。
孤身:独自一人。
冒:面对。
百艰:无数困难。
一饥:饥饿。
非死所:不是死亡的归宿。
万里:万里之遥。
有生还:仍有生存希望。
去国:离开国家。
吾何意:我有什么打算。
从人:随波逐流。
病不间:疲惫不堪。
共看:共同看到。
双白鬓:两鬓斑白。
似得:仿佛得到。
半生闲:半生的悠闲时光。
翻译
十年来京城漂泊,独自面对无数困苦。
饥饿并非死亡的归宿,即使万里也能寻回生机。
离开国家我有何打算,随波逐流只觉疲惫不堪。
共同看着两鬓斑白,仿佛半生忙碌已成过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虽然题目中给出了,但根据你的要求,我仅就内容进行鉴赏:

"十载都城客,孤身冒百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长期在京都为客,历经种种艰辛,生活孤寂而艰难。

"一饥非死所,万里有生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存困境的坚韧态度,即使面临饥饿,也坚信自己能够熬过难关,有朝一日能够脱离困境,返回故乡。

"去国吾何意,从人病不间",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离开国家并非本愿,而是因为疾病缠身,不得不随波逐流。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最后两句感慨万分,与友人共看自己斑白的双鬓,感叹岁月匆匆,似乎只有在这样的半生漂泊后,才体会到些许闲暇。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活的艰辛描绘,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癸丑村居杂诗六首·其三

林扃静无事,萱帏寿且康。

阿男得师表,薰陶望善良。

秋序且将半,黍谷渐登场。

邻人挈酒至,共邀明月光。

醉眠不掩户,花影纷藜床。

抚此欲一笑,野子何徜徉。

试问道旁人,孰与声利场。

(0)

挽董烈妇

世人畏世险,谈险而指咋。

死生贵得所,岂在坦与阨。

烈妇觑深涧,不异处华箦。

肌骸愿如粉,真成屑琼璧。

瓦全居绣帏,何殊丛刃镝。

想当飞身时,天帝为之格。

天帝为之格,人谁不痛衋。

(0)

屈指归来日效白体七首·其二

屈指归来日,东篱花正开。

寒香三四种,斗室共徘徊。

(0)

丙子初度感怀

蓬弧六十八回春,潦倒颓龄愧此身。

学圃祇期松菊茂,传家岂虑子孙贫。

喜闻翔骑初奔北,愁听长鲸未息尘。

但愿太平调玉烛,烟霞高卧庆芳辰。

(0)

河东请告

忆从春日束归装,梧叶惊飘逗晚凉。

尘世已知多缺陷,微生转觉更苍黄。

寸心一夜飞千里,削牍终朝奏八行。

何用名缰牵懒吏,梦分蕉鹿笑亡羊。

(0)

村居·其二

桂露瀼瀼欲湿衣,早乘残月出柴扉。

天清木叶随风起,閒看流云坐钓矶。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