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
《僧本均乞蒙泉稿》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僧 本 均 乞 蒙 泉 稿 宋 /李 涛 近 闻 甘 子 说 ,僧 里 有 翛 然 。诗 学 贯 休 体 ,心 参 马 祖 禅 。个 中 真 有 得 ,名 下 岂 虚 传 。索 我 蒙 泉 稿 ,因 风 寄 此 篇 。
- 注释
- 近闻:最近听说。
甘子: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翛然:超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诗学:学习诗歌。
贯休体:指唐代诗人贯休的诗歌风格。
心参:用心体会。
马祖禅:马祖道一的禅宗思想。
个中:其中。
真有得:真正有所收获。
名下:名声之下。
岂:难道。
索:请求。
蒙泉稿:可能指诗人的作品集。
因风:凭借风力。
寄此篇:传递这首诗。
- 翻译
- 最近听说甘子谈起,寺庙中有超脱之人。
他的诗歌学习贯休的风格,内心深悟马祖的禅理。
他在这门艺术中确实有所领悟,名声并非徒有虚名。
他请求我把蒙泉稿赠给他,借风带去这篇诗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涛所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佛学和禅宗的深厚造诣。"近闻甘子说,僧里有翛然"一句表明诗人听闻甘子提及寺庙中有一位名叫翛然的高僧,这里的“甘子”可能是当时知名的佛学大师或是与佛法相关的人物。翛然之名,隐含着清净、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着"诗学贯休体,心参马祖禅"则显示了这位僧人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禅修基础。“贯休”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字,表明翛然在诗歌上追随了骆宾王流畅自然的风格;“马祖禅”则指的是禅宗六代祖师马祖道一的禅法,这里暗示翛然不仅精通文学,更有深厚的禅定修为。
"个中真有得,名下岂虚传"这句强调了翛然在佛学上的成就绝非浪得,他的知名不是无根据的传言,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修证和智慧。
最后两句"索我蒙泉稿,因风寄此篇"则表明诗人李涛曾向翛然请求过他的作品(蒙泉稿),并且因着一阵风,灵感所至,故而写下了这首诗以寄托心意。这里的“蒙泉”可能是翛然的别号或居所。
整首诗体现了李涛对佛学、禅宗以及文学的尊重与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他自己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三
将夕云霞变,玄景忽已灭。
中宵霁光风,薄曙春寒冽。
境迁情屡易,识纷智乃汨。
文句竞华质,高明神理滑。
见闻遗所知,焉得心路绝。
展转名义兴,玄解肆分别。
谁作声明论,今日何曾劣。
童稚匪他人,秖昧当年说。
五百阿罗汉,豁然成超越。
迦匿弥罗时,髣髴枯树穴。
莫倚渊镜微,皓首不能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