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古典礼仪和祭祀文化韵味的诗,通过对周祀圜丘之礼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崇高庄严的宗教与政治氛围。首先,“员玉已奠,苍币斯陈”表明了祭祀时所使用的玉器和钱币已经摆放就绪,这些都是古代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供品,用以表示对上天、祖宗的尊崇。接着,“瑞形成象,璧气含春”则描写了一种祥瑞之气充盈的情景,其中“璧气”指的是玉璧所散发出的神圣与祥和之气,而这种气息中蕴含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意象,暗示了祭祀活动是为了求得丰收和国家安泰。
诗歌中的“礼从天数,智总圜神”则进一步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这种秩序井然的宗教行为来联系自然界与精神世界。这里的“圆神”可能指的是祭祀对象,即古代中国人心目中那位至高无上的天神或祖先。
最后,“为祈为祀,至敬咸遵”则明确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行为——通过祭祀来祈求好运,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至诚的态度。这里的“咸遵”意味着对祭祀规则的严格遵循,体现了古人对于宗教仪式的重视。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庄严肃穆、充满敬畏之心的祭祀场景中,从而彰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
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
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
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
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
闲煞斫鲸屠鳄手,只辨雕花镂草,千古词魂,迸来指上,拍得青天觉。
苍茫此意,江南儿女谁晓。
尾犯.笋
小窗雨霁,傍疏篱一带,箨声盈耳。
绳床乍破,幽人梦验,苔钱穿碎。
墙阴屋角,郁千尺、凌云势。
笑洋州、太守清贫,却饶玉版风致。曾过荻洲江市。
银鲥拨剌出水。向柁楼晨饭,松湿烟青,烧来偏脆。
谷口如蓬宫,中似束、故人情味。
最怜是、憔悴龙孙,琅玕销尽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