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耽钱之庞老,未刬草之丹霞。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出家(chū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离开家庭,放弃尘世的事物,投身于宗教修行或出家修道。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杜鹃(dù juān)的意思:比喻嘴巴不正直或说话不可靠。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鹃啼(juān tí)的意思:形容哭声凄厉悲伤。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曲几(qǔ jǐ)的意思:形容数量不多,只有几个。
如麻(rú má)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像麻一样密集纷杂。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十斋(shí zhāi)的意思:指一个人连续十天不吃饭,只喝水。
乌藤(wū téng)的意思:指事物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关系。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斋事(zhāi shì)的意思:指专心致志地做某件事情,不受外界干扰。
正要(zhèng yào)的意思:即将要做某事,表示动作即将发生或正在进行中。
中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表示人的品德正直,行为端正,不偏不倚。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表明隐士每天都在修行,若有一天不这样做,内心就会觉得有无数的事情如同乱麻一般无法理清。这强调了他对精神修炼的执着和坚持。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指的是隐士坐在蒲团(一种冥想时坐的垫子)上,手持乌木制成的拐杖,这是他追求精神中正、想要超脱世俗羁绊的心愿。
"不耽钱之庞老,未刬草之丹霞"则形象地描写隐士远离尘世的金钱纠缠和名利场。这里的“庞老”指的是因贪图金钱而变得年迈的人,“丹霞”则是未经人工修饰的自然景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清贫自守、不为物欲所动的赞赏。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中的“幅巾紫裰”是指隐士的衣着,这里的“春颜”则暗示了他的面容依旧保持着生机和宁静。诗人提到“已见山云埋秋槎”,这说明隐士已经融入自然之中,甚至连季节变换都能感受到。
"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当他遇见别人时,不再询问世间的繁琐事务,只是静观自然之美,如同春天里杜鹃鸟啼叫着,花瓣随风飘落。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合一的向往。
喜相逢,五月中,石榴花发枝枝红。
白者窥枝雄叫雌,黄者隔花雌应雄。
雄呼雌应千花底,声声似叙相逢喜。
也知幽鸟有好情,人喜相逢曾鸟比。
喜莫喜于初相逢,亦莫悲于终相撇。
相逢之初恩爱深,相撇之后恩情绝。
君不见武帝逢阿娇,贮之金屋中。
色衰长门里,弃置如秋蓬。
又不见相如遇文君,当垆盟肺腑。
茂陵得新人,白头吟别苦。
人心始终多易移,不独人间夫与妻。
交情贵贱亦如此,倏然炎凉朝暮里。
不知此鸟相逢喜,莫以人情易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