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步荒台上,应怜泻濑清。
水咽石相语,波漂鱼不惊。
仰看今夜月,还此为谁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在荒凉的高台上,欣赏着清澈的流水。他静坐于此,内心远离尘嚣,沉浸在宁静与自然之中。钓鱼之后,他洗净了沾满尘埃的帽缨,仿佛也洗净了心灵的尘埃。水声潺潺,石头似乎在低语,波浪轻轻拍打水面,却未惊动游鱼。诗人抬头望向夜空中的明月,思考着这皎洁之光为何而照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水、石、鱼、月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内心纯净的向往,是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生活态度的体现。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
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
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
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
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
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
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
终寓岂不欢,旋舆未能释。
广陵三月可怜春,青青杨柳蘸湖新。
长条不绾思归客,散作飞花愁杀人。
浣沙艳艳吴江女,拾取香球连袂举。
花点轻狂只欲飞,徒欲多情乱心绪。
吴宫隋苑烟袅袅,别有豪华竞春早。
飞琼流雪洒行旌,日莫迷却长杨道。
江头一树白离离,打阵随风趁落晖。
漫天扑地何时住,困入沧波却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