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喧皆至寂,既听复宜看。
底识秋来对,音中增峭寒。
这首诗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瀑布从源头到远方的壮观变化。首句“明知源在处,引远顿殊观”点明了瀑布源头与远处景观的不同,暗示瀑布的源头虽知,但其壮观的景象却在远处展现,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接下来,“讶似从空落,声犹带树端”两句,通过“讶似”二字表达了对瀑布从空中落下这一景象的惊讶之情,同时“声犹带树端”则描绘了瀑布落下时的声音似乎还带着树木的影子,形象地表现了瀑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
“其喧皆至寂,既听复宜看”这两句转折,描述了瀑布的喧嚣与寂静之间的转换,既有听觉上的震撼,也有视觉上的美感,体现了瀑布动态与静态的双重魅力。
最后,“底识秋来对,音中增峭寒”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瀑布时的感受,秋天的到来让瀑布的声音中增添了一丝寒意,进一步渲染了瀑布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瀑布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
烨烨龙章下凤楼,汉庭何羡富民侯。
中天日月低环佩,大陆风云近冕旒。
蚤辟西园延上客,行开东阁贮名流。
不缘石匣司空问,谁识干将在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