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使瓠子河,塞每后于决。
虽有洮黾功,长蛇苦中齧。
谁怜上郡寒,层冰有淹辙。
断手无辣刀,兔狡遂多穴。
渤海(bó hǎi)的意思:比喻庞大而辽阔的海洋,也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领域的广阔和辽阔。
材力(cái lì)的意思:指才能和力量。
层冰(céng bīng)的意思:层层叠叠的冰,形容冰层很厚或者事物层次很多。
长蛇(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有序,连绵不断
长官(zhǎng guān)的意思:指担任高级职位的人,尤指军队中的上级领导。
朝食(zhāo shí)的意思:朝食是指早餐,指一天的开始。
断手(duàn shǒu)的意思:指因努力过度、过于勤奋而导致身体损伤或疲劳。
瓠子(hù zǐ)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样子、形态像瓠子一样丑陋、不堪入目。
官气(guān qì)的意思:指官员的威风或傲慢态度。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棘门(jí mén)的意思:指险要的关隘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建义(jiàn yì)的意思:建议、提出意见。
将才(jiāng cái)的意思:指具备出色才能和能力的人。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蔑污(miè wū)的意思:蔑视、污辱
漂杵(piāo chǔ)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轻浮不稳定,没有定性,形容人没有主见,容易受外界影响。
骚屑(sāo xiè)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轻佻、下流、猥亵。
竖子(shù zì)的意思:指儿子,特指儿子出身的人。
堂皇(táng huáng)的意思:指气势宏大,庄严雄伟,充满威严和尊贵的样子。
孝王(xiào wáng)的意思:指对父母孝顺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尊敬父母、孝顺的行为。
悬胆(xuán dǎn)的意思:形容非常害怕或担心。
义旗(yì qí)的意思:义旗是指为了正义和公理而挥舞的旗帜,象征着为了正义事业而奋斗。也用来形容为了维护正义而勇敢地站出来的人。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读汉书五章》之三,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与情感表达。
诗中首先提到“堂皇建义旗,长官气先折”,描绘了在建立正义旗帜时,原本的官员气度已经消散,暗示了权力更迭或道德败坏的景象。接着,“遂使瓠子河,塞每后于决”通过瓠子河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治理国家或社会时,堵塞问题往往落后于问题的爆发,暗含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批评。
“亚夫真将才,悬胆棘门热”赞扬了周亚夫的军事才能,同时“濞也竖子流,曾不费朝食”则讽刺了吴王刘濞的无能,即使不用花费太多力气也能轻易被击败。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讽刺意味。
“惜哉以蔑污,早违孝王悦”表达了对某人因小节而失去大义的惋惜,以及早年未能得到孝王的赏识的遗憾。接下来,“虽有洮黾功,长蛇苦中齧”通过洮水和黾(一种昆虫)的比喻,象征着虽然有过功绩,但最终仍遭受困境和痛苦。
“材力选羽林,六郡动骚屑”描述了选拔人才时的慎重与影响,以及地方动荡不安的局势。“谁怜上郡寒,层冰有淹辙”表达了对偏远地区寒冷与困难的关注,以及层叠的冰面上留下难以逾越的痕迹,暗示了社会不公与苦难的深重。
最后,“吾愁渤海流,荡为漂杵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人民苦难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