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边(bàn biān)的意思:指一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可表示某个方面或某个人的一方面。
辨水(biàn shuǐ)的意思:辨别水的质量或性质。
变迁(biàn q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和转移,特指人事或国家社会的变动。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发洪(fā hóng)的意思:形容很多人或事物同时出现,如洪水般涌来。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洪潦(hóng liáo)的意思:指洪水泛滥或形容事物失去控制、无法控制的状态。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鲸鱼(jīng yú)的意思:形容巨大的鱼类。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秋发(qiū fā)的意思:指秋天到来时,植物的叶子开始变黄,表示事物开始衰败或变得不好。
沙石(shā shí)的意思:指细小的东西或琐碎的事物。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石流(shí liú)的意思:指山体滑坡时,石块和泥沙像水流一样迅速滑下山坡的现象。
水落(shuǐ luò)的意思:指水退去,比喻事情过去了,局势平静下来。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万窍(wàn qiào)的意思:形容心思灵活,机智敏捷,思维敏锐。
西海(xī hǎi)的意思:指西方的大海,也用来比喻远离家乡、离别的地方。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招招(zhāo zhāo)的意思:形容非常热闹、繁华的景象。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舟子(zhōu zǐ)的意思:指掌舵驾船的人,也泛指船夫、船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甲溪的壮丽景色与动态之美,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山石、日落等自然景象的壮观与变化。
首先,诗人以“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开篇,描绘了溪流从两座山间流出,众多水流在此分流的景象,展现出溪流与山势的和谐共生。接着,“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位下降时,群石显露,两山似乎在相互追逐奔跑的情景,赋予静态的山水以动态感。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则描绘了渡过这条溪流还未完全结束,太阳已经半隐于西海之中的景象,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时间紧迫、景色变换的氛围。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强调了水声的强烈与急促,仿佛雷鸣一般,突出了水的力量与速度。接下来,“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水流比作携带着沙石的巨浪,同时以鲸鱼和鲲鹏的形象,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的浩瀚与力量。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则展示了溪流在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春暖花开,溪流都会产生汹涌的洪水,溪岸上的千百个洞穴也会发出愤怒的吼声,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生命力。
最后,“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描述了船夫指引行人的场景,强调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而“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则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以及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的自然元素,如乱石般坚韧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甲溪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古风·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