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礼莲池大师塔二首·其二》
《礼莲池大师塔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祩公一巳去,寂寂五云峰。

从此村路,虚闻入定钟。

慈光回虎迹,哀呗散厓松。

欲问无生侣,聊舒物外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慈光(cí guāng)的意思:指慈悲光明,形容人的善行和仁爱之心。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村路(cūn lù)的意思:指偏僻、狭窄的道路或地方。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入定(rù dì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高僧的追思与敬仰之情。首句“祩公一巳去”,简练地表达了高僧离世的沉痛之情。“寂寂五云峰”则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暗示了高僧所在之地的神圣与超脱。接下来的“从此梵村路,虚闻入定钟”,进一步渲染了高僧修行之地的宁静与神秘,仿佛连时间都静止了,只有偶尔传来的钟声,似乎在诉说着高僧的教诲与智慧。

“慈光回虎迹,哀呗散厓松”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慈祥的光芒驱散野兽的痕迹,哀婉的歌声飘散在山林间,展现了高僧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借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高僧的影响深远,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他的温暖与力量。

最后,“欲问无生侣,聊舒物外踪”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高僧的脚步,与他心灵相通的愿望。这里的“无生侣”指的是超脱生死、追求精神自由的修行者,而“物外踪”则是指超越世俗、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赞颂了高僧的伟大与高尚,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的向往与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夜投荒店戏成

唤起吹松火,开门问带嗔。

随行曾有米,同伴几何人。

乱秆铺添荐,残篱拾作薪。

夜寒难得酒,烦扣隔山邻。

(0)

乐溪居万卷楼三首·其二

剩有溪山树,书楼迹已陈。

故人不可见,绕树一悲吟。

(0)

山长陈刚父挽诗·其二

君本轻场屋,何心第太常。

吟姿如岛瘦,直性似萧刚。

已恨婵娟误,争知禅化忙。

功名虽有命,诗在莫俱亡。

(0)

恕斋洪尚书挽诗·其一

定是仙从天目来,少曾吟咏到襄淮。

才名词伯班常伯,学问平斋授恕斋。

华盖谩云邻翰苑,衮衣不许上瑶阶。

海山纵好归何处,叹惜人间事好乖。

(0)

至朔同日

至乃阳生节,常居子月中。

计年章在即,是日朔应同。

一叶阶蓂长,飞灰嶰管通。

元来初吉旦,恰是六阴终。

料得云书际,还嗟饩礼隆。

如何太初历,辛巳谩求工。

(0)

病中送丘升叔复入广·其一

出岭相逢话上京,归鞍齐卸独南征。

风摇五两南州去,月傍孤灯病客惊。

莫倚能诗心便纵,大须力学眼还明。

无因别后知分寸,得趣深时远寄声。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