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
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以及对远方山水之美的向往。"云泉心不爽,垂日坐柴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外在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情感上的慰藉。在"砚取檐前雨,图开异国山"中,"檐前雨"象征着纯净而又深远的意境,而"异国山"则是诗人心中的向往之地。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情感寄托。
"原僧招过宿,沙鸟伴长闲"一句,通过描绘僧人的招待和与大自然的亲密相处,强化了诗中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意象。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生活理念。
最后,"地与中峰近,残阳独不还"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永恒之间的对比,"中峰"代表着高远和坚实,而"残阳"则是日落时分的光线,这里通过景物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意象,构建了一种宁静、超脱而又充满向往的意境。
劝人行善,自做修行,两般于道相宜。
须避俗中乡土,且要相违。
妙药沈疴救护,更不择、贵贱高低。
自然理,效陇西师父,戒行行持。
修炼须凭猛志,似大川山岳,安稳无移。
处行周圆,他日得处无为。
云水逍遥自在,气神和、功行双齐。
大丹熟,指蓬瀛稳路,携朵云归。
秣陵犹忆豪华地。醉春风、花明媚。
碧城彩绚楼台,紫陌香生罗绮。
夹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红摇翠。
油壁小轻车,间雕鞍金辔。同游放浪多才子。
诧酣歌、如高李。傲时江海狂心,怀古虹霓雄气。
归卧云庐霜满鬓,十年间、多少愁思。
春梦绕天涯,度烟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