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寒更(hán gēng)的意思:指在夜晚时分读书学习。也泛指夜晚时分做事、努力工作。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圜扉(huán fēi)的意思:圜扉指的是门的形状呈圆弧状,比喻人的心胸开阔、待人宽容。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家林(jiā lín)的意思:指家族世代相传的声望、学问或技艺。
禁漏(jìn lòu)的意思:禁止泄漏秘密或内情,严守秘密。
良宵(liáng xiāo)的意思:指美好的夜晚或愉快的夜晚。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胜情(shèng qíng)的意思:形容情感或意志的胜利或战胜。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兴戎(xīng róng)的意思:指兴兵战斗,用兵打仗。
遥忆(yáo yì)的意思:远远地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月影(yuè yǐng)的意思:指月光下的影子,比喻不真实、虚幻的事物。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和平与家庭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首联“尽向良宵庆太平,圜扉寂寞度寒更”描绘了中秋佳节,人们欢庆和平的场景,而诗人独自在寂寞的圆门中度过寒冷的更夜,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颔联“愁中偏对灯花落,窗外空怜月影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愁绪中,诗人对着即将凋谢的灯花,感叹时光流逝;望着窗外清冷的月影,又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人。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深深思念。
颈联“遥忆家林难作梦,时闻禁漏不胜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同时,听到宫廷中的钟声(禁漏),更增添了诗人的愁绪,无法排遣。
尾联“至尊万里兴戎马,今夜沙场何处营”则将个人的情感置于国家的大局之中。在这样的夜晚,皇帝远征万里,战事不断,诗人担忧着前线的战况,不知今夜的战场又在哪里。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和平与家庭的向往,也有对国家安危的忧虑,是明代文人情怀的深刻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宋·邵雍】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467c7085828de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