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尼庵》由清代诗人王德馨所作,通过“色即是空金粟影;我无隐尔木樨香。”这两句,诗人巧妙地将禅宗思想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意境。
“色即是空金粟影”,这句话借用佛教中的“色即是空”概念,意在表达世间万物皆是虚幻,如同金色的果实(金粟)的影像,虽具形色却非永恒。这里的“金粟影”象征着短暂而虚幻的物质世界,提醒人们要超越对物质的执着,认识到一切皆为空相。
“我无隐尔木樨香”,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的态度。诗人以“木樨香”作为自然界的美好象征,强调即使在看似平凡的香气中,也能发现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这里的“我无隐尔”意味着诗人自己并未隐藏这份香气,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内在的体验和感悟,与读者分享。这句诗暗示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就能感知到世界的美好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意味,值得细细品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无俗念.仙景
十洲三岛,运长春、不夜风光无极。
宝阁琼楼山上耸,突兀巍峨千尺。
绿桧乔松,丹霞密雾,簇拥神仙宅。
漫漫云海,奈何无处寻觅。
遥想徐福当时,楼般东下,一去无消息。
万里沧波空浩渺,远接天涯秋碧。
痛念人生,难逃物化,怎得游仙域。
超凡入圣,在乎身外身易。
蓦山溪.退食感怀
山城块坐,空吊朋侪影。
挝鼓放衙休,悄无人、日长门静。
折腰五斗,所得不偿劳,松暗老,菊都荒,谁为开三径。
及瓜不代,归计浑无定。
羁客奈愁何,尽消除、诗魔酒圣。
儿童蛮语,生怕闰黄杨,争左角,梦南柯,万事从今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