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吾禅人》
《送吾禅人》全文
元 / 梵琦   形式: 古风

古藤横瘦肩,两屦踏残雪

乌啼未休,春山若为别。

䑃胧睡眼何处开,应向前途明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前途(qián tú)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前景。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睡眼(shuì yǎn)的意思:形容刚睡醒或疲倦时眼睛没有完全睁开的样子。

为别(wéi bié)的意思:离别、分别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向前(xiàng qián)的意思:表示朝着前方、向前进的意思。

阳乌(yáng wū)的意思:指太阳。

指明(zhǐ míng)的意思:明确指示或说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送别的凄美画面。首句“古藤横瘦肩”,以古藤横卧的姿态,隐喻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坚韧。藤蔓如同老人的肩膀,承载着时间的重量,透露出一种深沉而内敛的美感。

“两屦踏残雪”则进一步渲染了冬日的寒冷与孤独,禅人穿着两双鞋子,在皑皑白雪中行走,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痕迹,象征着修行者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

“阳乌啼未休,春山若为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冬日的寒冷与春日的温暖相对比,通过乌鸦的啼叫和对春山的不舍,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待。乌鸦的啼叫似乎在诉说着不舍与无奈,而春山的景色则预示着希望与新生。

“䑃胧睡眼何处开,应向前途指明月。”最后一句更是充满了哲理与诗意。睡眼朦胧的景象仿佛是禅人心中的迷茫与困惑,但最终他找到了前行的方向,那便是“明月”。明月在这里象征着智慧、指引与希望,暗示着禅人通过修行,能够洞察宇宙真理,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场景中的情感与哲思,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蕴含了对人生道路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梵琦
朝代:元   字:楚石   籍贯:浙江象山   生辰:?—1370

(?—1370)元明间僧人。浙江象山人,俗姓朱,字楚石,小字昙曜。出家后居嘉兴天宁寺。明初太祖建法会于蒋山,征江南成德高僧,琦为第一。学行为当世所推崇,禅寂之外,专志净业。自号西斋老人。所作西斋净土诗数百首,皆蕴含净土宗教义以劝世。
猜你喜欢

首夏同诸校正游开元观,因宿玩月

我与二三子,策名在京师。
官小无职事,闲于为客时。
沉沉道观中,心赏期在兹。
到门车马回,入院巾杖随。
清和四月初,树木正华滋。
风清新叶影,鸟恋残花枝。
向夕天又晴,东南余霞披。
置酒西廊下,待月杯行迟。
须臾金魄生,若与吾徒期。
光华一照耀,殿角相参差。
终夜清景前,笑歌不知疲。
长安名利地,此兴几人知。

(0)

秋日怀杓直 时杓直出牧澧州。

晚来天色好,独出江边步。
忆与李舍人,曲江相近住。
常云遇清景,必约同幽趣。
若不访我来,还须觅君去。
开眉笑相见,把手期何处。
西寺老胡僧,南园乱松树。
携持小酒榼,吟咏新诗句。
同出复同归,从朝直至暮。
风雨忽消散,江山眇回互。
浔阳与涔阳,相望空云雾。
心期自乖旷,时景还如故。
今日郡斋中,秋光谁共度。

(0)

洛中偶作 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春宫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0)

春生

春生何处暗周游?
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0)

寄杨六 杨摄万年县尉。予为赞善大夫。

青宫官冷静,赤县事繁剧。
一闲复一忙,动作经时隔。
清觞久废酌,白日顿虚掷。
念此忽踟蹰,悄然心不适。
岂无旧交结?
久别或迁易。
亦有新往还,相见多形迹。
唯君于我分,坚久如金石。
何况老大来,人情重姻戚。
会稀岁月急,此事真可惜。
几回开口笑,便到髭须白。
公门苦鞅掌,尽日无间隙。
犹冀乘暝来,静言同一夕。

(0)

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