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浮用濂溪先生韵与同游诸贤·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淡泊超然的态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首句“我非随柳傍花人”,诗人自述并非那些追逐红尘、沉溺于花柳之中的世俗之人,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人格的坚守。次句“山外飞云云外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在山外飘荡的云,象征着诗人的心灵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第三句“四百风光无觅处”,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间美景的追寻无果,暗示了他对于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归来灵府有天真”一句,表达了诗人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真我,即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探索,找回了最纯粹、最真实的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超越世俗的渴望。湛若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个人心灵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和文化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寅元日偶出见桃李已离披海南风土之异不无感叹独追维三伏中荔支之胜又江浙所不及也因并见于诗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堆盘荔子如冰雪,惟此堪将北地誇。
德起侍讲侍郎以亲老丐外章累数十上上虽察其诚至眷待方隆卒不许其去五月九日有旨令归觐且使迎奉以来一时士友莫不歆艳称叹为人臣子能使圣主敬爱贪恋如此诚千载之遇足以显其父母扬名后世矣上虞李某作诗送行
别浦征帆速,归宁汉诏温。
青云方得路,白发笑迎门。
欲报慈亲意,难忘圣主恩。
朝回奉温凊,忠孝两能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