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对官员黄通的赞誉之情。首句“天惠樵阳岂厚哉”以“天惠”开篇,暗含上天赐予的恩泽之意,“樵阳”则指代黄通所治理的地方,整个句子表达了黄通在治理地方时,如同上天的恩赐一般,给百姓带来了福祉,并且这种恩赐并非过重,而是恰到好处,体现了黄通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次句“文翁旌旆两回来”,这里引用了历史上的名臣文翁的故事,文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以其仁政著称。黄通将自己与文翁相提并论,表明他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旌旆”常用来形容军队或官吏出行的仪仗),更在治理地方、教化百姓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两“回”字的使用,既强调了黄通多次回到樵阳,也暗示了其治理成效的持久与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通的赞美,不仅颂扬了他的政绩,还寄托了对其品德和治国理念的敬仰,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