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虽出,又何畀于蔡,何救于章。公今为尹为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鼎沸(dǐng fèi)的意思:形容局势或气氛非常热烈、激动。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龟山(guī shān)的意思:指形状像龟背的山峰,比喻形势险要或地势高耸。
蕙兰(huì lán)的意思:形容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同蕙兰芳香。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见兵(jiàn bīng)的意思:见到敌人的兵器,形势紧急。
较量(jiào liàng)的意思:指两方或多方相互竞争、比试、争斗。
噤舌(jìn shé)的意思:指因为害怕或者不敢说话而保持沉默。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渺然(miǎo rán)的意思:形容景物或事物微小、稀少,无法触及或感知。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名节(míng jié)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节操。
平心(píng xīn)的意思:平静心情,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擎天(q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承受、支撑天空的巨大力量或物体。
人物(rén wù)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才能、地位等方面的特点或特征。
深居(shēn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隐藏在深处,不愿外出或参与社交活动。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同名(tóng míng)的意思:同样的名字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许大(xǔ dà)的意思:形容事物规模庞大,数量众多,超过常人所能承受的程度。
养道(yǎng dào)的意思:修养道德修养,培养道德品质。
异行(yì xíng)的意思:指与常规行为或思维方式不同的行为或思维方式。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尹公(yǐn gōng)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地位高、才华出众的人。
支架(zhī jià)的意思:指用于支撑或固定物体的架子或构架。
主张(zhǔ zhāng)的意思:表示坚决支持或拥护某种观点或立场。
擎天一柱(qíng tiān yī zhù)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品德等极其高尚,如能支撑起整个世界。
- 注释
- 渺然:形容人的渺小、微不足道。
蕙兰椒艾:比喻不同的人或事物。
尹公和靖:历史人物,以清廉著称。
龟山老:可能指代另一位历史人物。
兵戈兴洛阳:战争爆发于洛阳。
畀:给予。
潢弄:比喻动荡不安。
鼎沸:形容局势混乱。
廷绅:朝廷官员。
高卧:悠闲地躺着,隐居。
主张:主导或决定权。
擎天一柱:比喻支撑大局的关键人物。
支架明堂:比喻维护国家稳定和权威。
- 翻译
- 人物渺小,如同蕙兰和椒艾,谁能分辨它们的香气和臭味。
从前尹公正直如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者,虽然名声节操相同,但行为方式却大相径庭。
尹公当年深居简出,修炼道义,亲眼目睹战乱兴起于洛阳。
杨某人虽然出现,又能给予蔡地什么,如何拯救章氏?尹公如今既是尹又是杨。
这一局面需要公正判断,仔细权衡。
正南洲局势动荡,西淮之地沸腾,官员们不敢发声,全国上下一片疯狂。
在招鹤亭前,他安然高卧,偌大的天地间,又有谁来主宰。
尹公,你必须起身,像擎天之柱一样支撑国家,维护朝廷秩序。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沁园春》,创作于宋代,由王迈所著。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尹公和杨公的不同选择,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动荡、政治黑暗的担忧,以及对英雄豪杰能够挺身而出、挽救时局的渴望。
“人物渺然,蕙兰椒艾,孰臭孰香。”这四句诗开篇即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不同植物的气味,暗示了人间的善恶难辨和世事无常。
“昔尹公和靖,与龟山老,虽同名节,却异行藏。”这里提及两位历史人物,虽然都有节操,但他们的行为方式迥异。尹公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尹更,他深居简出,养精致道;而杨公则可能是指东晋的隐士杨恽,虽然也有高洁的名声,却未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
“尹在当年,深居养道,亲见兵戈兴洛阳。”这两句具体描述了尹更的生活状态,他选择深居简出,以此来养护自己的道德。同时也提及了他亲眼目睹了洛阳城中的战乱。
“杨虽出, 又何畀于蔡,何救于章。”这里则指出了杨恽虽然有出世的想法,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未能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影响,无力挽救国家和人民的困境。
“公今为尹为杨。”这一句是诗人对现实中的某位官员(或称“公”)所做出的评价,认为他既不像尹更那样深居养道,也没有杨恽那样的高洁品格,反而在乱世中左右逢源。
“这一著须平心较量。”诗人呼吁读者应当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这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并且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比较。
“正南洲潢弄,西淮鼎沸,廷绅噤舌,举国如狂。”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当时国家政治混乱、官员贪腐成风的景象。南洲与西淮之间的水势汹涌,比喻着政局的动荡不安;而廷绅噤舌,则是指朝堂之上,言语乖张,无人讲理,整个国家都处于一种疯狂般的状态。
“招鹤亭前,居然高卧,许大乾坤谁主张。”这几句诗中提到了招鹤亭,这是一个隐逸之地。居然高卧,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退避之心。最后一句则是在问整个世界、宇宙,到底谁能掌控大局。
“公须起,要擎天一柱,支架明堂。”这几句是对前文中提到的官员(或称“公”)的一种期待和劝告,希望他能够挺身而出,如同古代神话中的 Atlas 一样,承担起维持天地的重任,用以支撑住摇摇欲坠的明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乱世英雄的渴望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清明感旧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休回首。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著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