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
《立秋》全文
明 / 丁肇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叶初飘六月秋,终宵雨泻火西流。

夕阳弄影轻烟暝,卧听邻砧不耐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弄影(nòng yǐng)的意思:指人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玩弄别人,使其受到影响或困扰。

轻烟(qīng yān)的意思:指烟雾轻盈、缭绕的样子,也形容事物轻飘飘的样子。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宵雨(xiāo yǔ)的意思:宵夜时下的雨,比喻短暂而轻微的雨。

泻火(xiè huǒ)的意思:泄去心中的愤怒或怨气,以平复情绪。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终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整夜,彻夜不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一叶初飘六月秋”,以一片落叶作为秋天来临的象征,巧妙地将时间从炎热的六月过渡到凉爽的秋季,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变化。这不仅是一片叶子的飘落,更是季节转换的标志,预示着夏日的结束和秋意的渐浓。

次句“终宵雨泻火西流”,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夜雨连绵,仿佛是天降甘霖,滋润着大地,同时也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这里的“火西流”可能是指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在西方缓缓下沉,与雨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画面。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秋夜之中,感受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独特韵味。

第三句“夕阳弄影轻烟暝”,将画面聚焦于夕阳与轻烟的互动。夕阳的余晖在轻烟中穿梭,投下斑驳的光影,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柔而神秘的色彩。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弄影”二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与轻烟之间的互动,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一句“卧听邻砧不耐愁”,则将视角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静谧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邻家捣衣的声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愁绪。捣衣声在古代常与离别、思念之情联系在一起,这里通过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或故人的一种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这种淡淡的忧愁,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怀,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立秋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丁肇亨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论脸·其一

五色诸虫脸,锄弯注地长。

再如锅底黑,此物号强良。

(0)

郊外即事七首·其五

几处汪汪成巨浸,传闻昔日尽良田。

兴除利害宁无策,忍把膏腴久弃捐。

(0)

与韩抚干大伦八首·其五

剧谈时事言皆验,筹略知非小丈夫。

独恨人微言不效,未能推挽上亨衢。

(0)

象耳山

昔闻神龙蟠九渊,今睹大象扶诸天。

何年幻此一佛国,两耳不动山苍然。

上乘菩萨踞其上,妙千手眼化大千。

众生颠倒梦始觉,热病得汗诸魔跧。

两客游山饮崖泉,拍手唤醒书台仙。

一邱一壑傥如愿,同竟大悲香火缘。

(0)

橄榄来自嘉州

筠笼相逐到天涯,喜见森森色正佳。

尚想红盐落青子,未誇黄蜜挂苍崖。

眼中乡味催归梦,足下跫音慰远怀。

稍待酒残回齿颊,馀甘犹足助谈谐。

(0)

过风顶山

直上风顶山,如接天上语。

环观千里内,此山峙为主。

循彼下山脊,翠石满原膴。

巉岩巧雕刻,诡特效蟠舞。

青苍高一色,磊块千万数。

光腻细泼油,滋腴润经雨。

攒天石林居,绵地三茅宇。

大湖石可并,灵壁磬同取。

少却俄回首,一洞视须俯。

崖深拱四壁,下蛰蛟龙虎。

梯蹑不可下,蹲望深可怖。

但觉拂衣尘,微风洞门鼓。

太息天地间,纷纷诧奇睹。

云收树阴转,山净川华吐。

长吟笔力穷,小憩去程阻。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