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聊 城 唐 /汪 遵 刃 血 攻 聊 已 越 年 ,竟 凭 儒 术 罢 戈 鋋 。田 单 漫 逞 烧 牛 计 ,一 箭 终 输 鲁 仲 连 。
- 注释
- 刃血攻聊:指战国时期破燕复齐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聊城之战”。
已越年:聊城之战中,由于守聊燕军拼死抵抗,齐军久攻不下,战争持续一年之久。
儒术:指鲁仲连采取攻心战术通过和平方式使燕军投降。
田单:齐国将领,破燕复齐战争的军事统帅。
烧牛计:指破燕复齐的经典战役“火牛阵”。
一箭:鲁仲连把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聊城,瓦解守聊燕军的士气,使之最终放弃聊城撤兵。
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贤士。
- 翻译
- 当年的“聊城之战”整整持续了一年齐军都未攻下,最后竟然只用攻心之术就大败燕军。
田单使用“火牛阵”抵御齐军攻打,最后却因鲁仲连的一封劝降书而军心涣散,不得不撤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恢复。开篇“刃血攻聊已越年”表达了长久的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牺牲,而“竟凭儒术罢戈鋋”则指战事结束,转向文治,这里的“儒术”代表的是和平、礼仪之道。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接着,“田单漫逞烧牛计”中的“田单”指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将 田单,他以智取之术而著称,这里提及他的名字可能是在赞扬其用兵如神。"烧牛计"则是田单的一次军事谋略,用火牛攻击敌人,显示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敢。
最后,“一箭终输鲁仲连”中“鲁仲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以勇猛闻名,而“一箭终输”则表达了一种即便是英勇如鲁仲连之人,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失败的宿命感。这里诗人通过对比田单与鲁仲连,强调了战争中的不确定性和英雄人物的凡人一面。
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苏彦师见寄
长年眼力怯看书,每见先生愧腹虚。
犹觉是身多净业,欲投禅客问真如。
向来水驲分襟罢,常记河梁握手初。
从此论交同毕杜,巷南巷北莫相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