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昌图(chāng tú)的意思:指人们的生活富裕安康,家庭幸福美满。
长是(cháng shì)的意思: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习惯或特点。
臣礼(chén lǐ)的意思:指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恭敬。
崇长(chóng cháng)的意思:崇敬长者,尊重年长者。
公法(gōng fǎ)的意思:公法指的是国家法律法规,公共法律体系。
关天(guān tiān)的意思:关乎天下大事,涉及重要问题。
后先(hòu xiān)的意思:后者先行,先者后至。
旧邦(jiù bāng)的意思:指古代国家或朝代的旧都或旧国。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开化(kāi huà)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行为举止变得文明进步。
情本(qíng běn)的意思:指感情纠葛、情感纠结的根源。
山夷(shān yí)的意思:指原始的、未开化的人群或地区,也可指粗野、野蛮的人。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私情(sī qíng)的意思:私人之间的感情或关系。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新命(xīn mìng)的意思:指重新获得生命或重获新生。
夷叔(yí sh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人物,形容受人尊敬而不自负,谦虚谨慎。
忠义(zhōng yì)的意思: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周粟(zhōu sù)的意思:指粮食丰收,国家富庶。
- 翻译
- 天地人之间的法则与我们何干,君臣之间的礼仪却是必须的。
周朝的粮食堆积如山,但夷叔却饥饿,史书记载中仍有臼婴被冤枉的事件。
国家的新旧交替正是开启教化的时刻,公法和私情的原则始终不变。
忠诚和义气无需区分你我,尊崇先贤和鼓励后进才是国家兴盛之道。
- 注释
- 天地人:指自然法则和社会伦理。
何预:有何关系。
君臣:古代社会中的君主和臣子。
礼可无: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周粟:周朝的粮食。
夷叔馁:夷叔饥饿。
臼婴诬:臼婴被冤枉的历史记载。
旧邦新命:国家的更迭。
开化:启蒙教育或文化发展。
公法私情:公共法律和个人情感。
不渝:不变。
忠义:忠诚和义气。
论彼此:区分你我。
崇长:尊崇前辈。
昌图:国家繁荣的蓝图。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龚开为陆右丞君实所作的挽诗第二首,主要探讨了忠诚、义理与君臣关系、国家传统之间的复杂情感。首句“数关天地人何预”暗示了生死、命运与宇宙法则的关系,但个人在其中的位置并非决定一切。接着,“分在君臣礼可无”强调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和责任不可忽视。
诗中提到“周粟如山夷叔馁”,引用周朝的故事,比喻君主对臣子的恩惠深厚,即使像夷叔这样的贤臣也会因君王赐予的粮食而感到满足。然而,“史书犹日臼婴诬”则指出历史记载中可能存在对人物的误解或诬陷,暗示公正评价的重要性。
“旧邦新命方开化”表达了时代变迁中,国家正在开启新的教化和发展,而“公法私情本不渝”则强调法律和私人情感应保持一致,不应偏废。最后,“忠义未须论彼此,后先崇长是昌图”呼吁人们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崇尚忠诚和道义,以促进国家的长远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公正和国家伦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君臣关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程处士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入境寄集贤林舍人
扬帆载月远相过,佳气葱葱听诵歌。
路不拾遗知政肃,野多滞穗是时和。
天分秋暑资吟兴,晴献溪山入醉哦。
便捉蟾蜍共研墨,綵笺书尽剪江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