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社鼓》
《社鼓》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社鼓鼕鼕南北村,老人相倚话柴门

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丰有稻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初年(chū nián)的意思:指人年幼时期,也可以指某个事物或现象刚开始出现的阶段。

稻孙(dào sūn)的意思:稻孙是一个指代子孙后代的词语,意味着家族的延续和繁荣。

丰有(fēng yǒu)的意思:形容财富或资源充足,富有。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人相(r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面相。

社鼓(shè gǔ)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鼓动和激励。

元丰(yuán fēng)的意思:指物质财富丰富,充实富裕。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社会生活的一幕,通过“社鼓”这一传统节日活动,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老人们的闲适生活。

首句“社鼓鼕鼕南北村”,以“社鼓”作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在南北两个村庄中,社祭仪式上响起的鼓声,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这里的“鼕鼕”二字,形象地表现了鼓声的节奏感和力量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阵阵鼓声在空气中回荡。

接着,“老人相倚话柴门”,画面一转,聚焦于两位老人的形象。他们依靠着柴门,交谈着,享受着节日带来的宁静与温馨。这种场景温馨而平和,体现了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生活态度——安详、知足且乐于分享。

后两句“自从嘉祐初年后,直至元丰有稻孙”,则将时间线拉长,从嘉祐年间(北宋时期)到元丰年间(北宋中期),通过“有稻孙”的描述,暗示了在这段时间里,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有了更多的粮食收成,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也象征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以及人们在传统节日中所感受到的幸福与满足。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也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一种艺术再现。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碧虚观

碧云锁断此青山,遥望琳宫杳霭间。

青牛过去遗道德,黄鹤飞来问大还。

却笑捕风遗玉舄,何如束帛走商山。

今人点检前人事,依旧邯郸梦未阑。

(0)

学士泉

流浊兮濯足,源清兮濯缨。

今之人兮不然,吾将询兮先生。

(0)

泉石帘泉

白云绝顶有飞瀑,大珠小珠落万斛。

初疑银河泻九天,又如环佩归仙躅。

毛发森然不敢留,稍下百步金石幽。

如将白练为帘箔,高挂清虚之殿头。

定是天孙为纺绩,唤取鲛梭方织得。

风来不卷月不钩,世不收拾垂百尺。

我来手弄潺湲处,青天白日惊风雨。

何当饱嚼九节蒲,捲帘飞挟蓬莱去。

(0)

滴水岩二首·其一

玉舄仙人何处归,月明鹤驭见依稀。

菖蒲涧底笙簧奏,滴水岩头练帨飞。

(0)

峡山

古人已不见,今人又复来。

峡流东海去,日色江头催。

(0)

别周侍御二首·其二

小金山下暂维舟,同向诸天汗漫游。

回首唐虞千百载,春云一点太空浮。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