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杨 妃 宋 /真 山 民 三 郎 掩 面 马 嵬 坡 ,生 死 恩 深 可 奈 何 。瘞 土 驿 傍 何 足 恨 ,潼 关 战 处 骨 埋 多 。
- 翻译
- 三郎遮住脸庞在马嵬坡,生死之间的深情厚意又能如何。
埋在驿站旁边的泥土中又有什么遗憾,潼关战场上的尸骨更是数不胜数。
- 注释
- 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
掩面:遮住脸,表示悲痛或羞愧。
马嵬坡: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玄宗与杨贵妃在此发生变故。
生死恩深:形容生死相依的爱情深厚。
可奈何:无可奈何,表示无能为力。
瘗土:掩埋尸体的泥土。
驿傍:驿站旁边。
恨:遗憾,此处指对杨贵妃的思念和哀悼。
潼关:古代关隘,战略要地。
骨埋多:指战争中的大量死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唐玄宗(又称三郎)在马嵬坡发生的悲剧事件。首句"三郎掩面马嵬坡",形象地刻画了唐玄宗面对爱妃杨玉环死亡的悲痛与无奈,他掩面的动作表达了内心的深深哀伤。次句"生死恩深可奈何",强调了他们之间曾经的深厚感情,然而面对生死别离,任何恩情都显得无能为力。
后两句"瘗土驿傍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是在驿站旁埋葬杨妃,也无法弥补他们的命运之痛,因为战争的残酷使得无数人的尸骨埋葬在潼关战场,相比之下,个人的悲欢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的沉痛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陈无逸秀才
良犬不取鼠,其人苦尤之。
近识固未辨,善相又能知。
在鹿忘守穴,挃足乃焉而。
士有志功名,局缩秉书诗。
憔悴未得展,磬折忽言卑。
举酒一以赠,愿无羞尔为。
寄麦门冬于符公院
佳人种碧草,所爱凌风霜。
佳人昔已殁,草色尚苍苍。
陆行载以车,水行载以航。
于今五六年,与我道路长。
思人不忍弃,期植寒冢傍。
我嗟复北去,安得毕此丧。
留植精舍中,远挈防根伤。
他时京岘下,不比野蒿黄。
送谢师厚归南阳
竹馆荫以风,洒水坐犹热。
念子远归时,焦烟起车辙。
落日原上微,鸟栖人欲别。
我心明月在,相照异盈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