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得得(de de)的意思:连续地得到、不断地获得
短浅(duǎn qiǎn)的意思:形容知识、见识、经验等浅薄,不深入。
忽若(hū ruò)的意思:突然,忽然
汲深(jí shēn)的意思:汲取深沉的智慧和知识。
井花(jǐ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物体的外表美丽动人,像井里开出的花朵一样。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前达(qián dá)的意思:指事先达到、预先达到目标。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泉眼(quán yǎn)的意思:指泉水从地下涌出的地方。也用来比喻才华横溢或者情感充沛。
下流(xià liú)的意思:指言行卑鄙下流,品德低劣,毫无廉耻。
学子(xué zǐ)的意思:学生、读书人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翻译
- 学子钻研学问至古时,难以满足于肤浅的知识。
汲取深奥知识感到欣喜,操作学问如同提水需谨慎。
从深远的历史源头汲取灵感,思考周全无遗漏。
起初像泉水般微弱,忽然展现出井花般的繁盛。
心意所至,言语流畅表达,词句在笔下流淌自如。
韩愈感受秋天的诗句,他的创作达到了极致的深沉探索。
- 注释
- 学子:学生。
研终古:深入研究古代学问。
难:难以。
短浅:肤浅。
汲深:汲取深奥的知识。
操绠:操作学问。
要脩脩:需谨慎。
远酌:从远方汲取。
源千载:历史源头。
长缫:深入思考。
初如泉眼隔:起初像泉水般微弱。
忽若井花浮:忽然展现如井花般繁盛。
意到言前达:心意所至,言语流畅。
词于笔下流:词句流畅。
昌黎:指韩愈。
感秋句:感受秋天的诗句。
圣处极冥搜:创作达到极致的深沉探索。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拟汲古得脩绠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于深邃学问的探索与思考。
"学子研终古,难将短浅求。" 这两句表达了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追求,不满足于浅薄的理解,而是要深入研究古代的学问。
"汲深欣得得,操绠要脩脩。" 这里用“汲”字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汲取知识如同汲水一般,得之则喜,且对待学问严谨认真,如同织布时线条要整齐。
"远酌源千载,长缫思万周。"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尊崇和思考,从历史的深处汲取养分,对于广博的学问进行深入的思考。
"初如泉眼隔,忽若井花浮。" 这两句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知识的奥秘和难以捉摸,如同泉水在石缝中流淌不息,而井中的花朵时隐时现。
"意到言前达,词于笔下流。" 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的追求,想法一旦形成,就能清晰地通过言语和文字来表达。
"昌黎感秋句,圣处极冥搜。" 诗末两句中,“昌黎”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的《秋声》诗中有“山明水秀”之句,表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深切感受;“圣处”则是对古代圣贤的尊称,如孔子、老子等,他们的学问深邃且难以穷尽。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无限的追求,以及对待学问严谨认真和不断探索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