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阿娇金屋》
《阿娇金屋》全文
明 / 瞿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咫尺长门别离,君心宁记主家时。

黄金作屋何事,只办相如买赋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ājiāojīn
míng / yòu

zhǐchǐchángményǒubiéjūnxīnníngzhǔjiāshí

huángjīnzuòchéngshìzhībànxiāngmǎ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长门(cháng mén)的意思:指长久的门客,也用来形容长期受人重用的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买赋(mǎi fù)的意思:指用金钱贿赂官吏,以获取权力和地位。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主家(zhǔ jiā)的意思:指家庭的主人或主持人。

作屋(zuò wū)的意思:指临时搭建的房屋或简易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瞿佑所作的《阿娇金屋》,通过对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即阿娇)被冷落的典故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宫廷变迁和女子命运的感慨。首句“咫尺长门有别离”,以长门宫的近在咫尺却充满隔阂,象征着阿娇与汉武帝之间的疏远;“君心宁记主家时”则暗示了昔日的宠爱已不再,皇帝的心中已不复当年对她的眷恋。接下来,“黄金作屋成何事”运用黄金比喻昔日的富贵,指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也无法挽回逝去的爱情;最后一句“只办相如买赋资”引用司马相如为卓文君赎身的典故,暗示阿娇的境遇还不如一个普通文人,只能靠金钱来维系尊严。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沉痛,反映了古代女性在权力更迭中的无奈与悲哀。

作者介绍

瞿佑
朝代:元   籍贯:钱塘   生辰:一作祐)(1341-1427

自号存斋。洪武初以荐历宜阳训导、迁周府长史。永乐间以诗祸谪戍保安,洪熙元年放归。著有《香台集》、《乐府遗音》、《剪灯新话》等
猜你喜欢

由太平堤诣省作

辰出太平门,褰帷太平堤。

不知身上下,苍山时高低。

右鉴渺平湖,左玦汇清溪。

残绿稽芰荷,小白散凫鹥。

是时秋始暮,风物繁以凄。迤逦贯索垣,愀然念圜?。

冥冥天就寒,冉冉日沈西。

首领且不顾,焉问母与妻。

比屋苟可封,咎繇亦易齐。

(0)

将赴留都司马出门作凡四章·其三

徘徊杨林陌,顾瞻先人墓。

螭首松柏椒,垂垂泫珠露。

王纶既三沐,瞑者忽若寤。

白首衔弓旌,岂以浮荣故。

小欲酬帝恩,或可扶天步。

衰驽有如此,终应问归路。

(0)

元瑞计偕过吴入访弇中留饮有赠

日予欲无言,吟咏亦随废。

塞耳空谷中,足音胡然至。

之子匪俗欢,夙昔申末契。

掩关二载余,日与黄卷对。

卤莽一世眸,宰落千古事。

圣主御明堂,汝乃随计吏。

应门故所习,踉跄手其刺。

一见肝胆披,软语若相媚。

中厨出旨酒,亦复饶异味。

鸾刀缕黄颔,雕盘饤朱柿。

秋色在芙蓉,客醒主已醉。

四坐且勿惊,见有此人未。

但诵子虚篇,何待杨得意。

(0)

宜兴吴詹簿见贻山海珍错走笔为谢

岩卧应未深,故人迹能继。

虽辞何胤肉,尚余许询馈。

麋脍披玉鲜,茵蔯缕丝细。

食指了不惊,馋口喧儿辈。

亦知人天供,奈此禅悦味。

(0)

冯京兆先生挂冠其子咸甫赴公车言别需一言之赠

冯唐厌郎署,拂衣卧沧洲。

有子字王孙,颇与史长游。

冥志越三坟,英风隘九州。

飘然赴公车,甲第焉足酬。

三语司空掾,一疏富人侯。

鄙意稍不然,良玉戒暗投。

不睹长安市,谈笑生戈矛。

桃李驾春风,献态不自羞。

憔悴离根株,零落委道周。

窃窥松与柏,偃蹇若潜虬。

郁作清庙材,竟为匠石收。

出当承八柱,处当傲千秋。

(0)

仲氏弃官学道投诗见依抒此为答·其一

三教星月日,精光或相铄。

识者探其真,从乳出酥酪。

么么任蛙紫,法象炳丹雘。

仲氏窥甘源,欣然顶门勺。

至味中自赏,大饱无余嚼。

朝疏发殽函,夕舲下伊洛。

岂伊微罪好,徇此孤臣托。

罝网弥川原,那能篡寥廓。

雁序中所私,鸿冥偕足乐。

世亲皈大乘,其自虽无着。

玄奘梵天来,长捷潜井络。

驾言定录君,仰资太元格。

窃窥远游品,翻与思玄邈。

从义兄则安,当仁尔毋却。

所虞皦皦地,象罔窃真药。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