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朝廷(cháo tíng)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也可以指官方机构或政府。
徵书(zhēng shū)的意思:指通过悬赏或其他方式征集书籍。
动移(dòng yí)的意思:指心情或态度发生变化,转而向对方靠拢或投降。
恐动(kǒng dòng)的意思:指因害怕而动摇不安,心神不定。
茅庐(máo lú)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畎亩(quǎn mǔ)的意思:指田地、农田。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时常(shí cháng)的意思:经常,常常
水濆(shuǐ pēn)的意思:形容水流滔滔,声势浩大。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学稼(xué jià)的意思:指学习农业知识,劳动养活自己。
岩谷(yán gǔ)的意思:岩石峡谷间的深谷。
移文(yí wén)的意思:移动文字,指转交或传递文书或信件。
忧时(yōu shí)的意思:在困难或危险的时候感到忧虑或担心。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翻译
- 几声鸡犬互相传来,我在茅屋旁靠近溪边居住。
梅花即将转黄的时候总是伴随着雨,稻田刚青翠时就像云海般连绵。
忧虑时局常常感叹朝廷遥远,学习农事才知道田间劳作的辛勤。
如果征召文书能送达这深山幽谷,恐怕连北山的隐士也会被惊动,写下文书回应。
- 注释
- 数声:几声。
鸡犬:家禽家畜。
自相闻:互相听见。
借得:租借或获得。
茅庐:简陋的草屋。
住水濆:住在溪边。
梅欲黄:梅花快要变黄。
常是雨:常常是雨天。
稻才青:稻田刚发青。
便如云:像云一样多。
忧时:忧虑时局。
朝廷远:朝廷遥远。
学稼:学习农耕。
畎亩勤:田间的辛勤劳动。
徵书:征召文书。
岩谷:深山幽谷。
北山:隐士所居之地。
动移文:被触动而有所回应。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乡村的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数声鸡犬自相闻,借得茅庐住水濆。" 这两句诗设置了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鸡犬相闻传递着乡土气息,而诗人则在简陋的茅屋中与自然亲密接触,水濆旁的居所更增添了一份清幽。
"梅欲黄时常是雨,稻才青处便如云。" 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和稻米生长周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季节变迁和生命力。
"忧时每叹朝廷远,学稼方知畎亩勤。"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遥远朝廷的关切,同时通过亲耕体验到了农事的艰辛,这不仅是对农业劳动的尊重,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和超脱。
"若使徵书到岩谷,北山又恐动移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可能到来的徵召书信的担忧,即便是在偏远的岩谷之中,也不愿意离开这片宁静的土地,去应付世俗的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田园生活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于逃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
一樽芳酒起觉烟,绝胜红裙拥后前。
山色水光相上下,月华秋气共清圆。
佳时令我思韩愈,好梦逢君想惠连。
老大不知追逐乐,却因妍唱惜流年。
和沈次韩春日郊行二首
山色新晴一蘸青,隔溪无数野花明。
杞苗荻笋肥应美,採掇何妨趁晚烹。